川蜀多山,不适合骑兵作战,所以蜀军还是以步兵为主,骑兵只有四分之一。 其中第六师、第七师和第八师都是以骑兵为主。 第六师和第八师接到命令,士卒第一时间去马厩取马。 夜里安静,数千匹战马同时行动,很快整个黄铜沟都听到了马蹄声,没有轮值的士卒纷纷走出矿洞,看向谷底。 虽然普通士卒不知道秦王军的消息,但是发现第六师和第八师往山谷南头而去,都猜到南头出事了。 面对数十万的党项南征军,蜀军内部压力本来就很大,如果再公开秦王军的消息,万一造成恐慌就麻烦了。 可是如果什么都不说,士卒的顾虑并不会消失,只会暗地里讨论。 很多时候,猜来猜去会让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到底要不要公开秦王军的消息呢? 金锋一时之间也犯了难。 思考再三,金锋让人找来了李迪迪。 李迪迪因为在党项为奴的经历,之前在大营内的地位并不是很高,有时候去采访一些老兵,老兵都不是很配合。 但是自从他孤身前往南征军谈判回来之后,名声大噪,也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现在蜀军士卒都以接到李迪迪的采访为荣。 李迪迪其实也被马蹄声吵醒了,本来就打算去问问怎么回事呢,得到金锋的通知,便赶紧赶了过来。 见到金锋,先是行了一礼,然后便直奔主题问道:“先生,您找我有事?” “是有点事,”金锋也没隐瞒,快速把目前的情况跟李迪迪说了一遍,然后问道:“迪迪,你觉得我是公开还是不公开更好?” 如果说整个蜀军大营谁最了解镖师和士兵,不是金锋,也不是张凉,而是李迪迪。 因为随着地位提升,不管金锋和张凉是否愿意,他们都不能再和士兵打成一片了,必须保持一定的威严,否则时间长了,会让一些士兵没大没小,打起仗来不好指挥。 李迪迪的身份是战地记者,和士兵们没有任何从属关系,而且他天天和士兵混在一起,从普通士兵到高层将领,他都非常熟悉,采访中还会有深入交流,所以李迪迪是最了解蜀军的人。 金锋找他过来,就是想问问他的意见。 “先生,您曾说过,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成立报社,培养记者,不也是为了让百姓知道金川每天发生了什么事吗?” 李迪迪说道:“所以我觉得,应该告诉大家!” 说到这里,李迪迪突然又话锋一转:“当然,万一公开秦王军的消息,引起恐慌的话,可能会造成士气低落。” “我就是担心这个问题,才找你过来商量的。”金锋说道:“你可有办法?” 李迪迪这次没有回答,而是低头思考片刻,说道:“先生,要不然容我回去想想吧,明天早上再来给您答复可以吗?” “可以!”金锋点头。 情况虽然危急,但是秦王军还在乌头山,猴子一时半会儿恐怕也回不来,一夜的时间还是有的。 当天晚上,金锋没有再回去睡觉,坐在指挥室的凳子上,盯着地图思索着各种可能会发生的情况。 就这么在地图前边坐到天亮,一直到左菲菲来送饭,金锋才站起来。 之前吃饭都是张凉、大壮一群人,但是此时左菲菲的托盘上只有两个人的分量。 金锋知道张凉他们肯定在忙,也没有问。 早饭还没吃完,李迪迪找来了。 只是半夜没见,李迪迪看起来比金锋还要憔悴,好像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似的。 李迪迪先是跟左菲菲打了个招呼,然后从兜里拿出一张稿纸递给金锋:“先生,我写了一篇采访稿,您看一下行不行?” “采访稿?”金锋放下筷子,接过稿纸,好奇地看了过去。 片刻之后,金锋的眼睛便亮了起来,起身拍了拍李迪迪的肩膀,笑着夸赞道:“迪迪,写得不错!” 不得不说,李迪迪深得陈文远真传,非常懂得如何调动人心。 采访稿开始部分并没有直接写秦王军的消息,而是通过一个普通镖师的视角,讲述了他从一个被地主、土匪压迫的普通百姓,加入镇远镖局之后的变化。 蜀军士卒九成九都来自于普通百姓,李迪迪的采访稿,非常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然后李迪迪依旧没写秦王军,而是态度坚决的去谴责党项南征的入侵行为,强调己方反抗的正义性,以及不反抗的后果! 党项人摆明了冲着蜀地来的,这一点也很容易得到蜀军士卒的认同。 直到最后,李迪迪才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