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启明1626> 第十二章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二章 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1 / 3)

朱由校冲着屏风歪了歪脑袋,老神在在地笑道,“怎么会?咱们大明对朝鲜,可是有‘再造之恩’的。”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侵略朝鲜,一路势如破竹,在仅仅一个月内,就打得朝鲜三都守失,八道瓦解,使得朝鲜国王李昖北逃义州,向神宗皇帝求援。”  “若不是神宗皇帝派了十一万大军抗倭援朝,李氏朝鲜恐怕早已不复存在,成为日本人的领土了。”  “以辽东现今局势而言,奴酋与朕,都想争取朝鲜为盟友,朕视朝鲜为牵制后金之倚藉,希望朝鲜同仇敌忾,联盟抗金,而奴酋呢,却只会威吓拉拢,希望朝鲜能与其合谋警明,以消除西进的后顾之忧。”  “但大明援朝鲜,那是实打实地牺牲了几万大军,奴酋当年嘴上说要请命援朝,最终可一个日本人都没杀呢。”  “再说了,奴酋现今能跳梁辽东,不也是当年抗倭援朝造成的吗?若不是李成梁训练出来的那一批精锐家丁都牺牲在碧蹄馆了,那萨尔浒之战的时候,奴酋就该被李家军给收拾了。”  魏忠贤犹豫道,“这两国交往,总是以利益为先,皇爷说得都是道义上的事,倘或就光咱们大明讲道义,朝鲜不讲道义,那又该如何是好呢?”  朱由校叹气道,“看来朕方才提起的李成桂故事算是白讲了,忠贤啊,你这就是‘四书’没读通,但凡‘四书’读通了,就知道这‘道义’二字是何等重要了。”  “昔年齐宣王以外交之道问于孟子,孟圣人回答说,‘惟仁者为能以大事小,是故汤事葛,文王事昆夷;惟智者为能以小事大,故大王事獯鬻,勾践事吴。以大事小者,乐天者也;以小事大者,畏天者也。乐天者保天下,畏天者保其国’。”  “朝鲜之于大明,乃是‘事大以礼’,大明之于朝鲜,则是‘字小以仁’,昔年商汤伐夏桀,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就是因为商汤先德后武,以仁者伐不仁,故而天下归心。”  “譬如商汤事葛伯,葛伯不守礼法,不敬天神,商汤遣使质问,葛伯说没有牛羊作祀品,商汤便送牛羊予葛伯,不想葛伯杀食牛羊后仍不祀神。”  “商汤又遣使质问,葛伯说没有酒食黍稻以供祀用,于是商汤又派人为之耕种田地,由老弱者前去送黍肉饷,而葛伯非但依旧拒绝祀神,而且夺饷后将一送饷童子杀死,商汤借机起兵,首战告捷,诸侯皆归,商汤遂决心北上,讨伐夏桀。”  “再譬如文王事昆夷,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玁狁之难,周人与昆夷交战多次,不得不去周迁岐,周国初迁岐山之时,草木阻人,农桑未定,昆夷常扰文王,文王以礼相待,仍不得免。”  “于是仅作防守之态而不与之相斗,只是继续在国中施行仁政,发展农业,使得周国日渐繁荣,周国虽强盛,但文王为避免商纣猜忌,仍未主动发兵昆夷,然昆夷见周国发达,心中惧怕,便远遁他乡,再不敢犯。”  “朕对李倧的加封,就是落在这‘道义’二字上,李倧在天启三年发动政变,以三十六条罪状废黜上一任朝鲜国王光海君李珲,按理说也是乱臣贼子,朕自可以像太祖皇帝拒不认可李成桂一般,拒绝对李倧的加封。”  “而朕认可了李倧,就是因为光海君不讲道义,一意羁縻,苟且贪安,多次遣修好使臣频繁往来于边境,一面维持与我大明的宗藩关系,一面又与后金眉来眼去,接济物资,力求和好,以避免后金东侵朝鲜,不但不为抗金积极出力,反而纵容缓靖后金对辽东的侵略。”  “万历四十六年,神宗皇帝要求朝鲜出兵助剿奴酋,光海君一面派姜弘立领兵一万多人援助大明,一面暗中下密旨要求姜弘立不战而降,同时将出兵的消息泄露给来会宁交易的女真商人,又派翻译官河瑞国面见奴酋表达诚意。”  “后金因此得知联军动向,设伏出奇,朝鲜军队见我军大败,立刻不战而降,我军由此在辽东战场上由主动转为了被动,一路败退辽西。”  “镇江大捷之后,后毛文龙及一大批辽东难民涌入朝鲜境内,光海君不仅害怕毛文龙会引来后金军侵犯朝鲜,还担心毛文龙监视朝鲜,妨碍他周旋于两国之间。”  “于是当后金要求光海君引渡毛文龙时,光海君便暗中授意朝鲜边臣引导金军入境追杀毛文龙,并对毛文龙断绝支援,迫使毛文败退皮岛,这一桩桩、一件件,岂不似昔年葛伯对商汤无礼?”  “而当李倧继位后,将‘绥靖后金’定为光海君的罪状之一,因此朕册封了李倧,李倧获得册封之后,便立刻下令与后金断交,拒绝与后金互市,并全力支持毛文龙,一心一意地援助我大明,这就是‘道义’的作用。”  “倘或李倧当真如你所说,因朕敲打了毛文龙,便将毛文龙绑缚后金,岂不是正如‘葛伯仇饷’?若是朝鲜国中再有人想趁机发起政变,朕自是会顺理成章地支持后来者再夺位李倧,李倧焉能趁人之危?”  “‘亲明斥金’是李倧推翻光海君时定下的外交政策,也是他大义名分的延续,朕听说,朝鲜国中的党争比我大明国中的更为酷烈,李倧即使是单单为了他政权的合法性,也不会轻易背叛我大明的。”  “还有,李倧能被正式册封,毛文龙也是在这中间出过力的,这一点,他们朝鲜人自己也承认啊,袁可立和毕自严当时都在山东,他们都不看好朕加封李倧,认为李倧夺位,是‘以臣篡君,以侄废伯’,这君臣既有定分,冠履岂容倒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