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即使我死了,她们照样能在后宫中享受锦衣玉食,颐养天年啊,我实在是想不通,她们对我,为何会是这个态度呢?」 启明趴在朱由校的怀里,晃晃悠悠地打量着被清扫得一尘不染天街,「宿主,你的灵魂已经完全融合了明熹宗原来的记忆,为何你不自己回想一下,用独属于穿越者的聪明才智找出答案呢?」 朱由校一脸严肃,「我是真的想不通!说实话,我还从来没被女人这样冷待过,我穿越前,从小到大,都是女生主动追的我,我成名后,都是女粉丝抢着跟我合影握手,连一线女明星都跟我谈过恋爱,你知道作为一个帅了一辈子的男人,见到那些宫女对我避之唯恐不及有多么难受么?而且不是说古代男性的权力比外貌重要吗?现在这落差也太大了罢!」 「这明世宗为了玄修,都拿宫女的经血去炼丹了,到得他晚年,也还是有宫女愿意被他宠幸,而我这具身体刚刚二十一岁,虽然明熹宗的相貌不如我穿越前那么英俊帅气罢,但到底年轻啊,为何这些宫女会这么害怕明熹宗宠幸她们?」 启明幽幽地叹了口气,「宿主,你用明熹宗的记忆搜索一下‘李若星’这个人。」 朱由校揪了揪她的丸子头,「你说清楚,哪个李若星?」 启明道,「他是万历三十一年癸卯科举人,万历三十二年甲辰科进士,初授直隶武强县知县,万历三十八年考选,万历四十年授广东道御史,万历四十一年山西巡按,万历四十三年升福建参议,后因患病辞官归乡,直到天启元年十二月,又被起复为陕西兵粮道右参议,天启二年五月升尚宝司少卿,十一月再升大理寺左寺丞,天启三年三月升右少卿……」 朱由校打断道,「长话短说,这个李若星是个东林党,万历年间他弹劾过黄克缵,只因那黄克缵是浙党领袖沈一贯的私友,不过实际上黄克缵哪个党的都不是,他天启年间与东林党人不和,被魏忠贤看成同党,后来与魏忠贤也不和,就干脆辞职回家了,但是这不是重点,你现在给我说重点。」 启明继续道,「重点是,这个李若星在天启三年,以右佥都御史的职衔巡抚甘肃,临行的时候,特意向明熹宗上了一封奏疏,揭发客氏和魏忠贤的恶行。」 「于是天启五年,东林六君子下狱的时候,魏忠贤就命令许显纯把李若星也列入汪文言的供词中,诬陷他是用五千两银子贿赂了赵南星,这才谋得甘肃巡抚一职,于是李若星在同年三月被革职为民,交给河南抚按官审问,最后被判杖一百,流放至廉州充边——这是《明史》里面的记载。」 朱由校已经快要抓狂了,但碍于辇轿旁的随侍宫人,并不敢在面儿上立时发作,只得再一次地用意念强调道,「说重点!」 启明摸着下巴道,「根据《明史》里面的记载,李若星是一个相当典型的,受阉党迫害的,刚正不阿的东林党人形象。」 「但是如果参考同时期的其他史料,就会发现,《明史》里面对李若星受魏忠贤迫害的原因描述得并不全面,不过这也是情理之中,因为编写《明史》的是满清大臣张廷玉,他是康雍乾三朝老臣,谨慎小心毫不逾矩是他一贯的作风……」 朱由校忍不住用意念怒吼道,「你到底还想不想告诉我原因了?你要是不想,我一会儿就自己去问张皇后了!反正后宫的事情本来就该归她管。」 启明终于收起了逗弄朱由校的心思,「根据现存史料,其实即使李若星不是东林党人,没有魏忠贤针对东林党的这档子事儿,明熹宗也迟早会把他给革职。」 「因为他在天启三年去甘肃赴任前上的那封奏疏里,除了像其他东林党人一样弹劾了客氏和魏忠贤外,还有劝谏明熹宗‘远色’及‘毋近龙阳’的建议。」 「明熹宗当时一看,顿时勃然大怒,立刻传谕斥责,那按照后世人啊,我觉得这个‘后世人’甚至都不用‘后世’到二十一世纪,就是即使按照清朝人张廷玉的观点来看,这个李若星也着实该骂,就算明熹宗好龙阳,这种事怎么能放在奏疏里公开议论呢?」 「所以张廷玉编《明史》的时候,为了突出魏忠贤和客氏‘大反派’的绝对政治立场,就把这一段给‘宜粗不宜细’了,否则后面汪文言供词里面有李若星行贿这一段就不好解释了。」 「一般史官著史,都要为尊者讳,魏忠贤和客氏再坏,那也只能是他们自己坏,他们干的坏事儿绝对不能是受明熹宗指使的,何况是为了这么一个难以启齿的原因栽赃臣下……」 朱由校闻言,自是吃了一惊,少顷,才有些半信半疑地问道,「那李若星的这份奏疏可有刊登邸报?倘或是明熹宗亲自传谕斥责,那就是一定会发抄邸报的。」 「我寻思,这明熹宗再如何荒唐,总不至于为了出一口恶气,就把大臣说他有‘龙阳之好’的奏疏堂而皇之地登到邸报上罢?这不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启明道,「这本来呢,是该发抄邸报的,只是就在明熹宗让宦官传谕内阁,要辅臣依照圣意拟旨,切责李若星的时候,被叶向高给挡回来了,这叶向高当时就对那个传旨的宦官装糊涂,说这‘龙阳’是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陛下是从哪儿知道的?」 「必须得把‘龙阳’这玩意儿解释明白了,才可以拟旨,然后经叶向高那么一斡旋,明熹宗最后留在那份奏疏上的朱批是说李若星‘条陈不当,语言轻率,失告君之体’,左右都是些场面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