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赵武灵王本想着耕耘九原郡,好等日后来一招出其不意,直接打到秦国的后方咸阳。
赵武灵王想得倒是挺周全,就是在继承人一事上犯了错,导致最后功亏一篑。
他在已经有了年长的太子章的情况下,又改立吴娃夫人所生幼子公子何为太子,后又退位专心研究攻秦一事,将赵王之位交给了年纪年幼的太子何,自称主父。
赵武灵王心知对长子赵章有愧,想着百般弥补,于是将代郡赐给了赵章又封其为安阳君。只是错事已经酿成,弥补得再多也比不上赵王的位置。
所以当赵武灵王和赵王何游于沙丘行宫时,赵章带着一干党羽发动了叛乱,派兵将沙丘行宫团团包围。
赵武灵王的叔父赵成早有察觉,领着四邑之兵快速赶到沙丘,打败了公子章的叛军。
只是在剿灭叛军的过程中,赵成派军包围了沙丘行宫,而赵国法律规定,以兵围王宫者必诛。
而且赵武灵王如果死在沙丘行宫,年幼的赵王何无法主持朝政,届时赵国谁说话还不一定。
于是赵成等人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包围沙丘行宫,并将服侍赵武灵王的侍从都赶了出来,偌大的王宫内只剩赵武灵王一人。
赵成对外声称主父死于赵章手下,做了相国替赵王何代理朝政。
在沙丘被围了三个月的赵主父,吃光了仅存的粮食后,只能掏檐上的鸟蛋充饥,最后连鸟蛋也被吃光了,赵武灵王饿死在沙丘行宫里。
赵国内斗,还导致无数能臣将领出逃别国,如魏国人乐毅就是从赵国跑到了燕国。】
听到赵雍居然饿死在沙丘,秦王荡乐不可支,甚至是有些可怜起对方来。
这几年,赵国的动静不小,攻中山征林胡,有北上拓疆的想法。最近他还听闻赵国朝中发生了一件大事,赵雍为了学习匈奴人的骑术,在朝中推行胡服,宗室贵族纷纷反对。
而赵雍力排众议,身着胡服上朝,甚至还搬出了商鞅的话,“理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秦王荡还是颇为欣赏赵雍,只是没想到最后会落得如此下场。
【古人曾说,废长立幼,取祸之道。这句话确实有一定的道理,嫡长子继承制虽说有诸多弊端,有时也会显得不合时宜,过于保守迂腐,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政权的平稳过渡交接,降低内乱的发生次数。
当然废长立幼也有成功的例子,只不过心要够狠,直接做绝。赵武灵王输就输在,不够狠不够绝,想立幼子又心疼长子,瞻前顾后搞得两头都不是人。】
宗法制的坚定支持者周王延,无比赞同神女的观点,若没有嫡长子继承制,战国说不定还会更乱。
众人还想继续听下去,天幕却道。
【好了,第二期内容就先到这里,咱们第三期再见。最后,千万别忘记素质三连哦~】
-
看着坐在对面的年轻公子,苏秦怎么也没想到他刚到燕蓟城,就有人找上门来,还是质燕的秦公子稷。
一番交流试探后,苏秦当即询问公子稷的来意,他可不信对方没有目的。
嬴稷没有回答,反问苏秦:“苏秦先生来燕,可是希望能得到燕王的重用?”
苏秦点头,坦言:“燕王爱惜人才,天下皆知。所以苏某才不远千里,从洛邑启程来到了蓟城,只希望能得到燕王的赏识和重用。”
“为何先生不去秦国?咸阳城离洛邑更近。而且恕稷直言,哪怕燕王有伐齐之志,但燕国先天不足,注定是徒劳无功,白费力气。”
“秦国的确是个好去处,依苏某看整个天下秦齐都有能力称霸,秦国更胜一筹。”苏秦道,“只是秦王荡更喜身负神力的大力士,我那同门师兄张仪都被秦王驱逐出了咸阳,苏秦何必去秦国自讨苦吃。”
一开始,苏秦曾经的确想过去秦国,不过听说张仪被驱逐后,就改变了想法。很显然,年轻的秦王并不待见他们这种好弄口舌之辈,所以才来了燕国。
不过苏秦有些好奇,为何公子稷肯定燕王想要伐齐。
嬴稷笑道:“原来如此,我那王兄做事的确有些鲁莽。苏先生您看稷如何?”
“您?”苏秦被嬴稷的问题搞懵了,“苏秦不知道公子您的话是什么意思?”
其实嬴稷来拜访苏秦的目的,就是为了挖燕王职的墙角,这等人才要是不能带回秦国实在太可惜了,但是他忘记了现在自己只是质燕的公子,没有任何地方值得苏秦投诚效忠。
他总不能对苏秦说,我大兄秦王荡马上就要举鼎,然后死在成周,后面我会回秦国当秦王,等我当上秦王,一定不会亏待你。
只怕话一说出口,就会被苏秦当成疯子给赶出去。
但是现在已经见到了苏秦,要是就这么灰溜溜地离开,嬴稷心有不甘,于是想了想,还是对苏秦说明了他的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