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齐宣骇然欲死,眼前一黑,险些没摔倒过去。
风吹过,吉温转身看向了南方。
他正被挂在辕门处,空荡荡的身体像檐铃一般在风中摆动。
血从肚子流下,淌在他的衣裆处,往下滴着。
“嗒。”
李归仁抬起头来,看到的是一对脚底板,于是撤了两步,方才看到死的是吉温。
他愣了愣,心想倘若自己早些归来,被杀的肯定就是自己了。
“李将军。”
李归仁正有些犹豫还要不要回营,忽听得一声呼唤。转头看去,原来是安庆绪。
安庆绪快步走到辕门处,压低声音道:“将军不必担心,此战乃因吉温勾结王难得,偷袭曳落河,罪不在将军。我已经与阿爷解释清楚了。”
李归仁见他还在讨好、拉拢自己,稍稍安心了些。
“眼下更要紧的,不是追咎。而是事已至此,该果断举兵了。”安庆绪道,“我们准备劝阿爷。”
“都已经开战了,阿兄还在犹豫?”
李归仁十分惊讶,在他看来,都已经兵戎相见了,相当于安禄山已经造反了,居然还在讨论这个话题。
安庆绪也是皱了眉,缓缓道:“阿爷还是想等等看,看朝廷是相信他反了还是王忠嗣反了。”
“这有何好等的?”
李归仁走进大帐,意外地发现,弥漫在大帐中的已不是战败的阴影,而是一种亢奋与躁动。
“反了吧!”
“干脆就此举兵,杀入长安,夺了皇位!”
“王上,下决心吧!”
这狂躁的气氛中,坐在主位上的安禄山反而很耐得住性子。
一直以来,他利用着麾下这些部将对大唐朝廷的不满,许诺他们更好的前景,一步步走到了今天。但他如今已是东平郡王,成了最不愿承受风险的一个。
“你们不了解圣人,但我了解他。”安禄山不能拒绝造反,摆着手道:“既然击败不了王忠嗣,就该回到范阳去,等着圣人下旨除掉他。”
“都已经举兵了,哪有再缩回去的道理?!”
“稍安勿躁。”张通儒只好硬着头皮站出来,道:“府君所言,是真正明智之举。正因我们既定策略是对的,王忠嗣急了,才会冒险偷袭,虽说教他侥幸胜了,可这改变得了圣人的心意吗?圣人还是会杀他,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即可。反而是我们若因一场小败乱了分寸,慌忙举兵,才是大错特错啊。”
“张通儒,你还有脸说话?!若非是你出的歪主意,我们早就拿下太原了!”
张通儒一脸苦意,心想,事实证明这些将领就是敌不过王忠嗣,更可见他的办法才是正确的,偏是这些人更能鼓噪,做大事最怕这种群情激奋,脑子一热就盲目跟风。
他看向高尚、严庄、平洌等人,知他们是看得清局势的,希望他们开口说几句。然而,这些人一心造反,明知眼下不是好机会,依旧闭口不谈。
安禄山只好猛地一拍案,喝道:“闭嘴!都还没举旗,我的八千曳落河就没了,还有甚好说的,我意已决,回范阳休整!”
一锅马上要沸腾出来的水,暂时竟被他用锅盖压住了。
安庆绪好生失望,恨不得马上就要造反,正打算再劝安禄山,平洌却是拉了他一把,摇了摇头,附耳说了一句什么。
“二郎勿急,回范阳不是坏事…”
听到后来,安庆绪眉头一挑,点了点头。
石岭关。
杨光翙望向关城下的兵马,焦急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
眼前的情形是,倘若他不打开城门放王忠嗣进来,对方便可能攻进来;可若打开城门,他又不认为自己能顺利擒下王忠嗣,完成圣人的吩咐。
正纠结,有一员将领驱马到了城墙下一箭之地。
“府尹小心。”城头上当即有人惊呼道:“那是陇右李晟!”
杨光翙尚不知这句话是何意,“嗖”地一支箭矢已钉在他面前的城垛上,吓得他摔在两个亲兵怀里,定眼一看,那正晃动的箭支上绑着一封信。
展开来,是薛白的笔迹,邀他私下谈谈。
杨光翙心想自己与这反贼有何好谈的,之后想到了薛白的身世,以及在朝中与高力士、李倓的关系,竟又有些犹豫着是否真要与这样的角色结下死仇。
“写封信回复吧。”他心想。
恰此时,南面官道上又有动静,很快有兵士前来禀道:“府尹,圣人旨意到了。”
石岭关北面,薛白正驻马望着关城。
他手举千里镜,能够看到杨光翙大概的反应。
事情到了眼下的地步,当然很棘手。好在杨光翙是个软弱的对手,薛白有信心压服他,继续“保卫”太原,朝廷方面,就得看高力士如何转圜了。
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