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亲。”
姜雨苑几乎同时发出同样的惊呼。
小女孩长得和母亲一模一样,只不过现在是小女孩的样子。
一老一小全然没有发觉姜雨苑和姜宗志的存在,好似他们如同空气一般。
老人用最快的速度来到小女孩身边,地上湿滑,还差点儿滑了一跤。
他背对小女孩蹲下身子,示意小女孩爬上来:
“好好!祖公背你去,又脱鞋踩水,待会儿脚丫干了必须穿上。”
小女孩趴在老人背上,拦住老人的脖子,亲昵地拿鼻子碰了碰老人的后脑勺,调皮地重复老人的话:
“嗯,必须穿上。”
老人乐呵呵费力站起来,颤颤巍巍,一步一小心蹚过积水,摇着脑袋夸赞:
“哎,荣荣最乖,祖公最亲荣荣。”
小女孩鼓起两腮,朝老人后脖颈使劲吹气:
“那祖公要给我买糕吃,甜的咸的都要。”
老人应着,远走越远。
“那个小孩是娘亲吗?”
姜宗志问。
“是,娘亲跟我讲过,她小时候有一次下大雨,雨后她的祖公背着她去赶集,祖公给母亲在集市上买了糕,有甜的有咸的。”
姜雨芫答。
姜宗志突然想起来,母亲一直都爱吃糕,更加确信了:
“一定是娘亲,姐姐,你看娘亲小时候也贪玩呢。”
“是啊!谁不是从小长大的呀!娘亲小时候也是有祖公疼爱的小孩子。”
“娘亲的祖公对娘亲可真好!我们是不是应该叫他老外祖公呢?”
“嗯,外祖公的父亲,是外祖公的长辈,就是老外祖公了。”
“姐姐,我们要不要跟着娘亲去哇?”
姜雨芫和姜宗志有种奇妙的感觉,居然能窥见母亲和老外祖公这么温馨的一幕。生命一代代延续,繁衍生息,多么自然,多么美好!
姜雨芫在脑中飞速搜刮母亲讲述过的她的过往,顺着记忆的长线,一点点找补岁月的碎片。她想起母亲曾说袁家有个大作坊,里面又分作好几个小作坊,有酿酱油的,有酿醋的,有酿酒的。作坊虽大,袁家却并不指着它积攒家产,作坊里的师傅和杂役多是穷困的远亲近邻,过来讨口饭吃。袁家从不苛责他们,吃得好穿得暖睡得足,工钱也是多劳多得,不会克扣盘剥。经营多年,养活了许多家口。
袁家虽然不是书香门第,但也敦促孩子们读书。老外祖公兄弟里出了个名医,方圆百里都来寻医问药,袁家行医,将治病救人放在第一位,富裕的病人收下诊费药钱,困苦的病人不但免费诊治,还会送上药材。细细算来,入不敷出。袁家不以为意,赔了钱却收到许多人情,得过恩济的人们时常送东西来,或是时令果蔬,或是土产河鲜,但凡自家的好东西,必先赠予袁家。
袁家人乐于行这样的善事受这等恩惠。
母亲的讲述曾经令姜雨芫无限向往,这时正好去从前的袁家走一遭。
姜雨芫拿定主意:
“不用去,宗志,他们总是要回家的,我带你去外祖公家里看看,或许外祖公这会儿就在家呢,我们在外祖公家等娘亲回来。”
这是个好主意,姜宗志很是高兴:
“好啊!姐姐,我都记不得外祖公家是什么样了。”
姜雨芫踮起脚察看周围的环境,凭模糊的印象回忆出外祖公家的地点,带着姜宗志朝东南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