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把柄不敢闹大,无可奈何只得作罢。
余兴仍不死心,四处求医,到后来一个大夫道:“姑娘这病颇有些蹊跷,身子又弱得很,我着实不敢妄下针药。你们到处求人也不是个办法,倒不如去求一求孙医官,或许能看出缘由。”
余兴连忙问孙医官的住处。大夫道:“此人便住在宣义坊,医术是极高明的,人却小气,轻易不肯为寻常百姓诊治,备些厚礼,或许能有万一。”
余兴得了这条路,自是千恩万谢。送走大夫,立时便去宣义坊寻人。
孙家门户高大并不难寻,只是门却难进得很。余兴一介布衣,既不是王亲贵胄又非熟识,好容易塞了许多银钱,管事的家人才松了口,说道:“我家老爷平日里常在各府里,得空的时候少,你且在门房候着,若他得闲,我便与你通禀。”
余兴有求于人,发作不得,只得苦苦等候。奈何今日不得空,明日也不得空,一连数日都未曾见着正主,倒送出去无数的门包。
余兴再不通世务,也是大家出身,猜得出此人多半是敷衍,却不好道破,只盼着能填饱这张嘴。只是沈紫玉病情不能再拖,日子一天天过去,实在等不得了,忍不住便要与他理论。
那人只推主人忙碌,三言两语说得僵了,吵闹起来。
内里一顶轿子抬出来,轿中人听见动静,问了一句,便一连声教人赶出去。
余兴听得口气,便知这是正主,不敢多言,悻悻出了门。看看天色已是傍晚,恶念陡生,悄悄跟上了轿子。行到偏僻处,出手点翻了随从轿夫,径直背了孙医官回来。
接着夜色遮盖,一路上便是被人看见了,也当是生了疾病,或者醉酒,并不生疑。
孙医官年过六旬养尊处优,在轿中忽然被点了穴道昏睡过去,一睁眼,却是被求医的人劫了,听了来意勃然大怒,莫说诊治,一眼也不肯看,言道:“我好歹也是正六品的医官,告官便是大案。京师重地不是你一个外乡人能隐匿得住的。我劝你识相,好生放我回去,此事便作罢。”
余兴哪里肯放,软磨硬泡只要他看病。逼得急了,孙医官又道:“你这般劫了我来,莫说我不肯,便是我肯,有救的病说成无救,行针时偏差半分,药方里弄些手脚,过得一年半载送了性命,你又能奈我何?莫非拘着我几年不放?立时便将我杀也容易,只怕这城门,你和你的病人都走出不去。”
余兴顾着沈紫玉仍在昏迷,怕闹大了引了官兵上门,不敢久留他,只得点了他的穴道,将他送回家去。
至此,能请来的大夫都请遍了,剩下的便是绝不可能请来的。余兴与雁来二人整日对坐长吁短叹,无法可想。
这一日,沈紫玉终于醒来,茫然四顾。
雁来喜极而泣,拉着她的手一连声地问,可有哪里不舒服,想吃些什么。
沈紫玉微微摇头,道:“不必了。这些日子,累你们为我奔忙……兴伯,答应你们的,我终究没有做到,来日见了义父……就说……紫玉不孝,义父的恩情,今生不能相报,反惹他烦忧。”
余兴道:“你若有甚差池,我跟雁儿都无颜再见庄主。”
沈紫玉苦笑道:“是我牵累你们。抱歉。”
雁来垂泪哽咽:“你素日如何要强,却说这样丧气话。”
沈紫玉道:“我撑不下去了,姐姐……我好累。”
雁来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
沈紫玉轻叹一声,不再说些什么,心中一时清醒,一时恍惚,朦朦胧胧间,听得有人叩门。
却是谁呢?她已经无力去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