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姜宁的脸,邓夫人怔了一怔,才忙笑问:“一路可还平安?快进来,老太太在里面等着呢。”又令孙女:“快叫姑祖母!” 这么多年没见,妹妹容貌没大改,还是那般绝,可人长了,色了太多,质变了不少,上去和从简直是两人了! 她这么走出去,谁能想到她父母双亡,被权贵和亲大伯迫害逃命,不得不给人做了十年的妾? 邓夫人身边,三女孩大的十三四了,小的才三四岁,都矮身行礼:“姑祖母!” 姜宁:……麻了。 虽准备了,但真听见还是有点麻。 她忙端出笑,先对邓夫人一礼:“劳嫂子久等了。”才忙叫三女孩儿免礼,就闭嘴不说话了。 陶石媳妇是说邓老夫人和邓夫人都脾爽利,在家里不大拘泥规矩,家里的媳妇女孩儿都养得活泼。但她毕竟只是外来的义妹,又不是亲的,初次见面,还是表现得矜持点比较。 姜宁的手从祝氏手里转移到了邓夫人手里。 邓夫人挽着她跨进大门,先说:“妹妹的屋子已经收拾了,就在老太太院的东厢房。咱老太太一向喜欢女孩子,如今只和两重孙女住着,别的没人。” 她笑道:“家里人多,房舍不宽敞,难免委屈了妹妹。若有什么不便之处,妹妹只管说,能办到的,家里一定给你办到。但办不到的,我会照告诉你,不会糊弄你。” 姜宁真的有点动:“多谢嫂子。” 不是假客套说什么“只管当成自己家”。从现在开始,李家已经接纳了她作为这“家”的一份子。 相比于济南林第,李第确小了些。 这是路上大家心照不宣,陶石媳妇“被”林平媳妇听出来,林平媳妇和她说的: 李第只有后三进,加西面一三进跨院。 李大人、邓夫人和小儿子李凛,大孙子李令德一同住正院。西跨院的面一进不全是倒座了,是正经小院,只是没厢房,住着李愈和祝氏夫妻。后面又是一厢耳俱全的大正院,便是邓老夫人的院子。 李达两年出阁后,邓老夫人只带两重孙女住。小的重孙女李令信因才三岁,还和父母住着,没搬过来。 李家给姜宁收拾出来的东厢房,正是李达出阁的屋子。 但李第只是相比于林第小了些。李大人的住处在同品级京官中能算中等了。 京城房贵,朝廷会给京官分福利房,三品京官能分到后三进的宅子,二品能分到四进。李家以便住在李尚书的福利分房里。后来李尚书仙逝,李大人丁忧回来后,便舍财破费买了这处宅院,不至于让母亲人到晚年了,反而住得还不如从。 三间厢房门一关便是单独的空间,她和四丫鬟起居待客都转得开,姜宁已经非常满意了。 才逃到景文侯府时,她住的便是林老太太正院的东厢房,在那里等着嫁给林如海为妾。 兜兜转转十一年过去,她又要住到邓老夫人的东厢房,这回是等着嫁给林如海为妻了。 命运还是真是奇妙。 姜宁对邓老夫人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又拜过了李尚书的牌位,将父女、母女名分落定。 一切礼仪完成后,有了兄妹名分,李大人才携子孙进来——祝氏避开了——和姜宁见礼。 姜宁把准备的礼送了出去,又收了一堆礼,李大人和两儿子一孙子便出去了。 祝氏方从内间出来,服侍两层婆婆,一姑姑说话。 虽名义上是一家人了,毕竟今天才认识,双方都不熟悉,话题就只先围绕着方才双方的礼。 邓老夫人直言喜欢姜宁的模样儿,定要她坐在身边。姜宁不扭捏,就靠着邓老夫人坐下。 邓夫人便拿着姜宁送的抹额夸针脚。 姜宁:确是,白棠绣了快十天呢,能不精致吗。她都想抢过来戴了。 她站起来赔罪,直接说话:“不敢欺瞒母亲和嫂子,这些东西不是我做的,原是我的丫头做的。” 她解释:“过来得急,那里事又多,每日虽有一刻半刻空闲,可我多年不拿针线了,怕做得不,贻笑大方,或只来得及做一两人的,有区别,反而不美,便让丫头替我做了。” 邓夫人面上不出什么,仍是笑着,忙道:“这有什么,妹妹的心意我收到就是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