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武侠修真>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开堂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二百零七章开堂子(1 / 2)

其实说穿了,开光工艺就是指的是在陶瓷器物表面装饰当中,以轮廓线划分出一定形状的区域。

区域内描绘主题纹饰,区域外则多描绘图桉背景。

同一件陶瓷器物中,既可以采取一个开光形式,也可以采取多个开光形式。

开光装饰在各类陶瓷上,应用广泛,其中有青花开光、粉彩开光、色釉开光、古彩开光、釉下五彩开光等。

开光装饰由来已久,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轨迹,具有鲜明的形式特点和深刻的美学意蕴。

开光远在几千年的彩陶时期,就出现了,这里要注意,出现,并不等于成熟!

在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中舞蹈纹盆中,就初见雏形。

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新石器彩陶萌芽的开光装饰,反映了祖先的生产劳动场景,也反映了他们对艺术的把握与理解。

从新石器时代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时代的漫长的历史历程中,陶瓷开光装饰经历了不断发展、变化和丰富的自我完善的过程。

最早的开光瓷,就是见于宋代的磁州窑和吉州窑。

这是当时两处着名的窑场,规模宏大,生产数量很多。

那时有很多瓷器的制作过程,就是在瓷器的某些部分画出边框,并在边框中画以山水、人物、花卉等。

像是吉州窑开创的釉下彩绘手法,后来对元青花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他们在边框外饰以满地锦纹的称“锦地开光”,明代称“锦地盒子心”。

这种工艺见于宋代吉州窑釉下彩绘、元青花和清代康熙五彩瓷器装饰。

他们通过开光将不同的绘画情境集于一身,产生故事篇章感,使绘画富于流动意趣交相辉映。

这么一算,宋代的名窑也太多了,几乎每一座名窑,还都有一手或者是多手的高超技术。

而宋代之所以出现那么多名窑,肯定是有原因的。

像是五大名窑,加上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这么多名窑,绝对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窑。

宋代之时,制瓷业鼎盛,陶瓷开光装饰也在这个时期得以成长,这一点问题都没有。

也是在宋代,出现了较多的开光样式,到了明清时期更是丰富多样了。

到了80年代后,在景镇传统陶瓷装饰艺术复兴,使得开光艺术进入到另一个辉煌的时期。

现在,许多现代陶瓷创作中运用陶瓷开光装饰,并出现了不同于传统的开光样式。

我们熟知的开光技法瓷器,肯定是明代的描金瓷器、珐琅彩瓷器,或者是粉彩瓷器之上。

比如之前陈文哲从武二哪里购买的转心瓶,上面就使用了开光工艺。

但是,开工工艺最早的瓷器,只能是追朔到宋代。

宋代是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这一点在军事、文化、科技之上,都有很多表现。

现代人都说弱宋,其实真正懂历史的就会知道,所谓的弱宋可一点不弱。

话不多说,继续回到宋代瓷枕之上。

磁州窑除了白釉黑彩,还有白釉黑花。

以这种工艺制作的瓷枕,名字就叫白釉黑花瓷枕。

这种瓷枕长22.2厘米,宽1 8.5厘米,高11.5厘米。

枕体呈腰圆形,枕面前低后高,面边缘较高,中间微凹,凹处绘黑彩折枝牡丹纹。

周边刻有弧形边饰。通身施白釉,底部露胎。

画工借鉴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将陶瓷制造工艺结合起来,使花卉纹饰流畅自然。

此枕是磁州窑系产品,充分体现画者以“逸笔草草,聊写胸中逸气”的意境。

这些白釉黑彩、白釉黑花的瓷枕,都算是精品。

而除了这些黑白釉的瓷器,磁州窑还生产一些纯粹的白釉瓷枕,而且使用了划花、剔花等工艺。

像是白釉划花牡丹纹花瓣瓷枕,这种瓷枕长29.5厘米,宽28.5厘米,高17.8厘米。

整体呈花瓣形,周边高高翘起。

枕面下凹,枕面中间细刻大朵牡丹纹,周围衬托牡丹花叶。

篦划纹作为衬底,下有高台枕身。

通体施白釉,底部及枕前部露胎。

此枕造型别致,纹饰精美,是瓷枕中的上品。

这是有着划花工艺的精品瓷枕,还有就是白釉剔花枕。

这种瓷枕,瓷枕高14.6厘米,宽24.7厘米,长30.2厘米。

呈腰圆形,前低后高,传世的这件白釉剔花枕,边缘多有残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