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武侠修真>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现代瓷器当中最为顶级的一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八百七十四章现代瓷器当中最为顶级的一种(1 / 2)

此款笔架是明嘉靖、隆庆年间北派象牙雕刻艺术中的杰作。

对于这么有名的一款作品,陈文哲想要忘记都难。

而像是这样,出自一些名品之上的龙纹,还有不少。

比如出自一件景镇窑蓝釉白龙纹盘上的龙纹,这件盘子盘心坦平,在蓝釉地上以白色泥料塑贴了一条矫健的白龙。

龙细颈,三爪,呈昂首翻腾状。

像是这样的其他龙纹,在其他一些瓷器上有表现,比如一件蓝釉器。

那是一件盘子,属于高温钴蓝釉瓷器,是元代景镇窑的新品种之一,它是明代霁蓝釉的前身。

这个种传世的元代蓝釉白龙盘,见诸发表的只有四件。

除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这一件以外,霓虹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一件,可见其极为珍贵!

最后一件龙纹石雕,应该是出自一款茶壶。

那件文物名为紫砂绶馥款龙首三足壶,壶唇口,龙首流(壶嘴称之为“流”),伏螭鋬(鋬指器物侧边供手提拿的部分),圆底,三乳钉形足。

壶盖边刻云头纹一周,腹中部黑泥上印云雷纹一周。

壶身的整体造型仿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的流行式样。

这种式样将平面线刻与浅浮雕相结合,流、鋬、钮凸饰的动物与腹部云雷纹饰相呼应,古朴典雅。

像是这样的龙纹,就算不是出现在瓷器之上,陈文哲也一眼能够认出来。

相比石刻、铜器,陈文哲还是对于瓷器更加熟悉。

毕竟龙纹在瓷器之上,应用更加广泛。

这一点可以说是因为国人对龙的敬畏与钟情,才使得龙在古代工艺美术品上衍生出了多种纹饰色彩。

龙为何物并无实据,且其形象也形容不定,千百年之间,龙的造型也随着不同的寓意千变万化。

而龙,也在人们的构造下滋生出不同的种类,有鳞的蛟龙,有翼的应龙,有角的虬龙,无角的螭龙等等。

任何的艺术造型,都脱离不了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形式。

陶瓷器上龙纹的应用,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

元中期,青花的外销需求迅速成熟,且以青花为原料的绘画,无论是大面积渲染,亦或是纤如毫发的笔触,都能自如地表现。

这无异于给龙纹的创作,提供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元代青花上龙纹一般为白地青花,龙身细长,小头,细颈,独角或双角,无披发,鹰爪,四肢有后掠的火焰状毛发。

龙身鳞片圆弧状或斜网格状,三爪或四爪,尖尾或火焰状尾,龙纹四周加饰海水纹、云气纹或火焰纹。

到了永乐和宣德时期,官窑体制趋向完善,作为王权象征的龙纹,突出了威严和尊贵。

这时龙体和四肢粗壮,龙首较大,加披发或者竖发,普遍使用五爪龙作为官窑的标志。

明中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龙纹的形象变得儒雅和喜庆。

此时的龙纹多方首,闭嘴,龙睛平视,配以莲池和花丛。

成化时的衔花龙口吐鲜花,龙身卷曲,龙肢成花叶状,是歌舞升平的社会生活的写照。

嘉靖时期,市井文化繁荣,这一时期的瓷器纹饰以繁满缚丽为特征。

龙纹趋细长,龙首上颗伸出,顶端鼻尖画成如意状,似猪嘴,俗称猪嘴龙。绘画已稍粗率,显露一种浮燥之气。

清初时期,龙纹尚有明代遗风,领上扬,如上意鼻,张嘴伸舌,爪的拇趾和其他几趾距离拉开,相对如人身,已和明代不同。

龙纹都占很大画面,渲染淋漓浓重,有吞云吐雾的气势。

康熙时,龙纹的头部描绘更加细致,上颚短于下颚,颚边有肉刺,舌下垂而舌尖上卷。

龙须细长卷曲,鬃发分束向后,龙额博山状,神情凶猛,纤发毕现,俗称“老龙”。

自乾隆开始,瓷器上的纹饰都予以程式化处理,将许多个性化的造型改造成标准图例。

清代中后期青花的龙纹,大多为乾隆造造的翻版,工艺上非常成熟,但缺少艺术性。

龙有着升腾之势,可谓是出类拔萃,能腾云驾雾,有能耐,自古有着望子成龙的说法。

龙饰物品也有着出人头地,不同凡响,事业如虹,前途顺畅等美好寓意。

因此,在瓷器之上尤爱使用龙纹纹饰。

到了现代,虽然皇权消失,但是龙纹器却没有消失。

现代艺术品经典之中,有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