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武侠修真>我的系统不正经> 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彩陶十三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九百六十五章彩陶十三窑(2 / 2)

,想不出做绿陶的办法。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铜匠经过窑厂。

由于连续多日下雨,铜匠被迫在窑厂内做工。

也就是因为这个,一些铜粉被风吹进窑里。

没想到,这些铜粉竟然改变了陶的颜色,他们生产出来了绿陶。

所以,铜粉就成了他们制陶的原料之一。

当芦家掌握了制作三彩陶的技艺后,开始代代相传,并逐渐传布开来。

到清末时,附近的13个村子都生产彩陶,形成了有名“十三窑”。

在几百年的时间里,大量的界首彩陶,通过附近的大运河运到全国各地,并被作为一种奢侈品供给达官贵人。

界首彩陶工艺起源的年代,其实并无明确的文字记载。

在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的淮北柳孜古运河遗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界首彩陶片和部分剔花彩陶完整器。

尤其是在一眼宋代井中,发现的界首刻花三彩陶片。

这一次发现为我们研究界首彩陶的始烧年代,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在徐市明城遗址,也出土了界首彩陶器物及残片。

通过这些发现,可以推断界首彩陶的制作工艺最晚在宋代。

另外,据《华夏历史地图集·隋唐部分》,在颍河的发源地嵩山以北不足百里,便是唐三彩三大产地之一的巩县。

而水运,又一直是古代运输的重要方式。

因此可以推断,界首彩陶工艺的发展,很有可能是通过颍河,直接或间接受到了唐代的三彩工艺的影响。

界首彩陶采用的陶土是取自当地的黄胶泥,窑工又称之为“黄河淤”,即黄河泛滥后沉积下来的黄色粘土。

据《元史·河渠志》记载,黄河泛滥影响颍河是在元仁宗延年间,也就是在公元1314~1320年。

当地窑工介绍,黄胶泥又有大、小胶泥之分。

黄河泛滥之前的粘土,称为小胶泥,其性硬,只能做盆、盘、盏等造型简单的陶器;

黄河泛滥以后波及到的地方,沉积的粘土称为大胶泥,其性软,可塑性较强,能制作造型较为复杂的陶器。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