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8 章(2 / 2)

再次挖出来的,这便是穷人的苦楚。”

温仪章哑然,末了才叹一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李初言想起自己刚来镇北的时候也是仅凭一腔热血任意妄为,可一次次的打击告诉他这世上远比热血更重要的事情。他安慰温仪章:“若江南、汴梁发生饥荒,最多不出一月,便可平定,可这边境就不一样,今年但凡不是风调雨顺,明年就必定会有成千甚至上万百姓受到影响。”

温仪章想起此行出行目的,跟着说道:“战乱之年不也如此?每当一个朝代即将走到穷途末路,总会有人感慨上不德天降祸,其实即便是太平盛世,洪水、大旱、地震等等诸如这种天灾又岂在少数?不过是战争之年,扶持军队护住祖宗之地都尚且不易,哪里还能顾得上百姓饥寒?而太平盛世,无军队可养,便是有灾祸,也有充足的国库供养,于是祸事在还未影响到更多人之前就得以解决,人们也就不觉得它有什么了。”

李初言听出他的言外之意:“看来你对于崔柄一流的主张很是反感?”

温仪章摇摇头:“只是觉得时机未到罢了。”

眼看着进了城,人越来越多,两人也就不再继续交谈,恐被有心之人听见,成为把柄。

然而等到队伍全都进了城,城门突然被关上,李初言率先拔出长剑准备迎战。不过预想中的伏击并没有到来,迎面走来一匹高头大马,端坐在上面的竟是数月不见的颜其之。

颜其之轻轻晃了一下缰绳,催促着马匹走到李初言二人身边:“两位大人一句辛苦了,将军已在府中设宴等待,请随我一同前去。”

虽说李初言同这二人关系一般,没有什么太深的交情,不过许是因为前者那大大咧咧的性子,说起话来也没有过生疏,如今这公事公办的样子倒是有些让人不太适应。

“哪位将军?”颜府出事之后,关于颜其之的下场李初言并没有多加关注,却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再见面竟是这般情景,不由奇怪多问两句,“你如今在哪当值?”

颜其之笑笑:“自当是顾莱顾大将军,陛下命他带禁军前往此地,随时准备好与辽人开战。”

“开战?”温仪章困惑地看了他一眼,“据我所知,陛下已经命令顾将军撤回禁军了吧?”

颜其之没有直接回答:“顾将军正在等着各位,不如我们先去宴席再说?”

见对方没有要回答的意思,温仪章二人也只能收回自己的好奇,反正就算顾莱如今在这颇有种只手遮天的架势,也不至于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对他们直接动手。

顾莱似乎已经在此等待多时,其实就如同温仪章所掌握得那般,昌宗早已下令将禁军撤回,不过顾莱却撕毁了密信,对将士们宣称这是陛下发来鼓励他们的,希望大宋将士能一往无前、得胜归来。可是话虽说出去了,顾莱却不能真的带领禁军直接攻入大辽,一是因为作战一事还需和女真一族商讨,二是因为所没有朝堂支持,后续粮草武器都将成为问题。因此顾莱也只是在此拖延时间,希望能够等到温仪章带来辽人确有异心的消息,这样他就能及时出兵,免得一来一回延误战机。

可惜温仪章并不是仍人拿捏的软柿子,他仿佛没有听懂顾莱话语间的暗示:“我听天祥帝的意思,应当还是愿意和大宋保持友好的关系,至于之前传出的易州有兵马调动一事,更是子虚乌有。”

顾莱面色不善:“传闻温大人可是五岁能作诗七岁能写文,如此天资卓越之人当是一点就通,怎么大人还在这同我装疯卖傻呢?”

温仪章不卑不亢:“将军谬赞了。”

顾莱见他软硬不吃,干脆把话挑明:“如今可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佳时机,只要大人肯同殿下说一句大辽早走异心,那辽国灭亡之日指日可待。”

温仪章不肯低头:“陛下让我们走这么一遭,为的就是能够亲自听一听辽国的真实想法,我又怎能说些子虚乌有的话呢?”

顾莱冷笑一声:“大人带回的礼物似乎远远超过以往使臣的数量,该不会是因为收了辽国的礼物,这才对大宋有所隐瞒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