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潜看了看师兄徐岳带进来的这个叫做太史明的小伙子,个头还蛮高的,可能就比自己矮上了一些,方正的脸型,鼻子比较的大,嘴也比较宽,骨架相对也比较粗壮,但可能是正好处在青春期发育的阶段,营养跟不大上,所以稍微显得单薄了一些。 太史明眼神很正,走进木屋来之后,礼仪做的也很规范,说明之前师兄徐岳在这一方面也是教导有方,既然看起来还不错,也算是一个知礼的青少年,斐潜也就放心了一些,便见过礼之后,就叫太史明拿自己的行李去到仅剩的水字号房放置。 徐岳徐公河见斐潜收留了这个自己老乡的堂弟,也算了却了一桩心事,显得轻松了一些,说了一些闲话之后,斐潜又写了一封书信,将他这一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写了下来,托师兄徐岳带给刘洪师傅。 徐岳在告辞之前,又将太史明叫了出来,很是严厉的交代了要安心学习,尊敬师长之类的话语之后,方准备回襄阳城了。 师兄要回去,自然斐潜也要送送。 两人沿着路走了一小段之后,徐岳便停住了脚步,回头看了看鹿山,还是带了一些不舍,毕竟自己也仅仅是个山阳郡的从事,虽然明知道鹿山之上居住着大贤庞德公,但是就是没有拜访的理由,无缘一见,这也算是这一次行程中最大的遗憾了…… 况且自己已经拜托了师弟斐潜收留了太史明,若再厚着脸皮要求斐潜带着去拜访庞德公,自己还真拉不下这张脸…… 罢了,罢了,就如此吧。 徐岳正待准备上车走,忽然想起一事,说道:“师傅在三月要迁任曲城侯相,我也会随师傅前往,若是有书信……” 斐潜自然明白徐岳的意思——徐岳对于自己的这个弟子表面上严厉,其实心中还是很关爱的,所以讲这个意思一方面是说书信别寄错了地方,二是说让太史明也要时常写些书信…… 不过刘洪师傅不担任山阳太守了,谁来顶替他的职位呢? 徐岳淡淡的说了一句:“新任太守为袁遗,字伯业,是袁绍袁本初的从兄……”说完便坚决不让斐潜再送,登上了马车,回襄阳城的驿馆去了。 斐潜送走了师兄徐岳,一边往回走,一边心里嘀咕着,袁绍袁本初的从兄?看来袁绍的手真是够长的,都伸到了兖州去了…… *************** 而此时蒯家兄弟三人坐于家中的亭内,虽然亭子依然是那个亭子,泡煮的茶叶也依然是那个茶叶,但是氛围却是沉闷了许多。 老三蒯祺看了看大哥蒯良,又看了看二哥蒯越,见二人都不开口说话,而自己也不知道要如何说起,便还是低下头,默默的盯着炭炉之上正在加热的茶汤…… 有经历尴尬的沉默的人都有一种体会,那个时候的沉默就像一种无形的压力,越是不讲话,就越是感觉到空中似乎这种压力在逐渐增大,不停的往下压,就好像有无形的双手在用力挤压一般…… 蒯越见蒯良一直低眉垂目不讲话,面沉如水,心中也是揣揣的,毕竟就在昨天,斐潜已经将四万支箭交齐了,蔡瑁签字画押的文书已经是交到了治中邓羲处备档存案,这样一来,这个制箭的差事就算是全部完结了…… 蒯越原先设计的坑不仅没有让斐潜摔一个跟头,反倒是让斐潜越发的壮大起来,现如今斐潜不仅仅是庞德公的不公开的弟子,而且还联姻上了黄家,借助黄家的工匠顺利了完成了蒯越原本自以为是非常困难的题目,这对于一贯自许聪明的蒯越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蒯祺,蒯元泰实在有些受不了着难受的沉闷。便壮着胆子说道:“大……大哥,二哥此次也不算什么错误,只不过是斐潜斐子渊那……那小子……” 蒯祺讲了一半,便在大哥蒯良的目光注视之下,再也说不下去了,将自己的后半句话返回到了原来的出发位置。 蒯良又转头看了看已经是有些微微冒汗的蒯越,心中还是一软,终是开口说道:“茶汤沸否?” 蒯祺嘴快,立刻接上了:“啊……还没有呢……” 蒯良瞪了蒯祺一眼,转头对着蒯越说道:“为何不沸?” “……”蒯越明白这是大哥借着茶汤在说斐潜的事情,便想了一想,老老实实的回答道“……只因……火候未到……” “善!”蒯良点了点头,说道,“可知吾不使汝再举其事耶?” “……其势已成……恐徒劳无功尔……”蒯越低着头说着,脸上一颗汗珠顺着发鬓往下滴落。 蒯良闭上双眼,长长的吸了一口气,忽然转了一个弯,好似说了一个与斐潜完全不想干的话题:“昨日,刺史相召,密言讨董。” “……讨……讨董!”一旁煮茶的蒯祺吓了一跳,差点把正在煮的茶汤打翻了。 蒯良依旧闭着眼,却像是看到了一般,淡淡的说道:“元泰,汝心境仍需修炼,明日且将《礼》之三十一撰抄十遍!” “唯!”蒯祺苦着脸,低头应下。《礼》第三十一卷有将近两千字,十遍就是两万字,而且撰抄可不是随便写写就完事,蒯良的意思蒯祺也是明白,是要借撰抄文章的这个动作,再加深对此篇文章的理解,增强自身心境的修炼,所以若是有一丝丝的字迹含糊,估计还会挨罚…… “讨董此事……兄长之意是?”蒯越试探的问道。 “汝意何如?”蒯良没有回答,而是睁开了眼睛盯着蒯越反问道。 “……”蒯越心中迅速盘算,然后说道,“不可举之!” “为何?” “刘景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