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她到轿门前,语气中有些不耐烦:“快点吧,夫家等着呢。”
在祝慈上轿之后,监视器处传来一声“Cut!”
为了保持演员情绪的连贯性,第一遍是一个跟着祝慈视角的长镜头,不过孙怀英沉思了一番,还是决定分开不同的机位拍摄。
最后,出门上轿这一段戏拍了整整一个白天,导演依然有一些地方不太满意,多数是演员配合上的问题。
孙怀英本就是个爱扣细节的导演,对于《沪商》他更是严苛了百倍,这也就意味着演员的精力会被压榨到底。
他并没有因为祝慈的演技就放松对她的要求,相反,祝慈的重拍次数一点都不比群演少。
因为孙怀英总觉得,祝慈还没有达到她的上限,而且很多时候祝慈的某些发挥还会给他新的灵感,不惜变动原有的想法。
不过受限于总的拍摄周期,他也不会一直揪着一段戏份不放,大概收录到足够多满意的镜头后就会过掉。
幸好祝慈年轻,身体素质不错,有精力陪着导演折腾,不然还真扛不住这么耗费体力和脑力的拍摄。
到了下午,是祝慈一个人在轿子里的独角戏,群演们可以暂时休息。
这里,是时珠云的一场重要哭戏。
她离开了这个束缚她十几年的家,有不舍、惶恐,更多的是轻松和未知,但王家人的态度让敏锐的她察觉到了前路坎坷。
轿子上这一小段路,是她为数不多的个人空间,她在这里思考前路,又为命运叹息。
祝慈从拿到剧本开始,就在不停推演时珠云的心境。
可是一坐进这个困守她的狭窄轿子,之前那些冷静的考量瞬间从她的脑海中消失不见。
此刻,她忘了那些烂熟于心的表演技巧,完全代入到了时珠云这个人,哪怕对面就是一个黑洞洞的摄影机,她也浑然忘我,心中的情绪满胀到快要溢出来。
这里又是一场没有一句台词的独角戏,全靠表情动作支撑。
祝慈的手指在触碰到轿帘的那一刻克制地回缩,她撩起盖头,嘴角带着微微的笑意,眼中却充满愁绪。
她轻轻地低头呼吸,好像将周围的空气一同抽离,悲凉感直击人心。
祝慈的动作和神态变化其实幅度很小,但就是那种自然而然的身体反应,在镜头的放大下有一种铺面而来要被溺毙的无力感。
祝慈现在被角色紧紧包裹,仿佛真的跨越了上百年,和那个年轻早熟的女孩子遥遥相望,共享她的人生。
直到导演的一声“Cut”,祝慈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的下巴上挂满了泪珠,手上和帕子上也是,眼睛酸酸的。
监视器那里久久无声,知道祝慈将自己收拾妥当,迈出轿子,才听到孙怀英惊喜的一声:“情绪非常饱满,很好,这遍一次过!”
工作人员们小小欢呼了一声,祝慈也不自然地扬起嘴角,她现在还有些没出戏,脑子乱纷纷的。
“来,小慈,过来看看你的表演。”孙怀英笑得开怀,向她招手。
祝慈接过张灵雅递来的纸巾,摁了摁还在生理性溢出的泪水,走了过去。
许多暂时没有戏份的演员都围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着回放,见到祝慈过来,他们忙不迭让开,态度比对老师还恭敬。
祝慈用还带着鼻音的声调向大家道谢,目光被屏幕上的自己吸引住了。
实话实说,祝慈哭得很狼狈,并不符合当下唯美哭戏的要求,但她就是有一种磅礴的生命力,因为她不是在表演,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民国少女在发泄情感。
这种与角色的高度同频,让她身上没有任何表演痕迹,这可是多少演员毕生都在追求的状态。
“这一段放出去,你的又一座影后奖杯可就到手了。”孙怀英畅快地笑着,拍了拍祝慈的肩头,说道:“后面维持住这个水准,我保证这部戏会是你的人生之作。”
其他演员也在不停表达对这段戏的喜爱,对祝慈的溢美之词就没停过。
祝慈看着回放,再想自己的表演,很多细节都模糊了,如果让她重现一次,肯定不会再有这样的效果。
最巅峰的情绪爆发出来之后,她现在有种被掏空了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