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是涩苦,她又想起刚刚在院子里的那两句对话。
或许,曾经的秦蔓有幸被他看见,被他关注,被他接纳,本身就是一个中彩票一般的概率。
她还悲伤什么呢。
*
晚上,秦蔓把素材导出,整理。
翻到了之前的很多片段,有些因为收声和光线的问题没办法在正片中使用了,她截取出来,简单添加标题,带上了#蒙骆#的tag发布到微博。
这个微博是她前两天注册的一个纪录片官方账号,甚至还没来得及认证,刚刚发出的,是唯一一条内容。
秦蔓继续在电脑上工作,处理一些国内的蒋骅无法做主,需要她来敲定的问题,又重新细化了蒙骆纪录片的框架,梳理素材。
晚上十一点,秦蔓揉了揉酸痛的肩膀,月光照进木窗,家具简单,满屋清白,一室空空荡荡,寡淡得让她有些饿,仿佛胃里比这屋子还空荡。
她抄起手机下楼,去公共厨房里找出了吐司,抹上了一些花生酱,靠在木桌边,边玩手机边吃。
随手点进微博,她咀嚼的动作立时停下。
消息栏居然显示有八千多的消息!
秦蔓并不热衷于经营社交平台,这是她见过最热闹的后台了——刚刚的那条微博,已经被小范围地转发起来了,评论和点赞数据都很让她意外。
或许是因为带上了话题,还有评论区一些人在艾特好友,总之吸引了不少路人,当然还有蒙骆本身的粉丝。
他上次在国内公开露面后接受了两个采访,就没再有活动了。但他的颜值、气质,还有他那些出圈更早的作品,为他迅速积累了国民度和人气。
他本人没有公开的社交媒体账号,网络上的大家只能反复观看他的那几个晚宴视频、采访视频,然后并不解渴,爱屋及乌地去分析和盘点他曾经的摄影作品。
物料太少,以至于这个十几秒的小视频迅速传播开来。
—啊啊啊看我刷到了什么好东西!
—凭本事刷到+1
—我去,哪里冒出来的官博,真的假的?
—上次有个姐妹发了偶遇他的帖子,说看到他在拍东西,我当时还不信!我真傻,真的!!
—啊啊啊终于看到新鲜老公了[哭]
—摩多摩多[色][色]
—已经过去三小时了,怎么还不更新?怎么还不更新?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歇[抓狂]
秦蔓看着转发和评论区网友们的精神状态,再次被网络人气的力量震撼到。
于是她火速切换账号,登上了漫月频道——她工作室的官方微博账号,然后转发刚刚那条微博,以导演的口吻简单感谢了朋友们的关注。
于是,不光刚刚纪录片的官方账号,就连她工作室的账号也在涨粉,一刷新就有新的粉丝数和互动量。
不得不说,他这热度……是真好蹭。
秦蔓从旁边的盘子里拿起吐司,继续吃她的夜宵,一边翻着自己工作室的主页,果然之前的宣发微博下,有少数的人在互动:
—好像还不错的样子,为什么没听过这个工作室呀!
—好看不火系列
—导演好棒!期待和蒙骆老师的合作!
虽然不多,但对于秦蔓这个小透明,这些新鲜活跃的关注度,已经很难得一见了。
秦蔓习惯了在晚上不开灯,摸黑行动,此时她倚靠在木桌旁,手机屏幕的微弱光亮照亮她的脸,咬着吐司的两颊一鼓一鼓。
忽然,“啪嗒”一声,客厅骤然亮起。
因为是老旧电路,并不很亮,却还是把秦蔓吓了一跳。
她抬头,对上了前面楼梯上,显然也吓了一跳的祁岩川。
穿着睡衣散着头发叼着面包的秦蔓:“……”
祁岩川:“……”
*
祁岩川也是下来寻觅食物,但他非常鄙视于秦蔓饿了就只用吐司充饥的懒惰行为,决定为自己煮面,顺便拯救一下秦蔓那需要热食来熨帖的胃。
好在姜珍珍是个彻头彻尾的中国胃,之前在华人超市买了一些挂面,厨房也有青菜,祁岩川很快就找齐了食材,洗手开始煮面。
秦蔓坐在餐桌前等着蹭饭,顺便有些激动地和他分享自己今天的发现。
“祁岩川,咱们工作室快出头了。”秦蔓欣慰地说,“我有预感,蒙骆的纪录片面世之日,就是咱们的出头之日!”
祁岩川等水烧开,笑着听秦蔓讲话:“是吗?蒙骆老师流量居然这么大?一会儿给我看看。”
徐青澍下楼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画面:秦蔓和祁岩川都穿着睡衣,坐在餐桌的同一边,凑得很近,在热络地聊着什么,他们的面前,放着一模一样的两碗冒着热气的汤面。
秦蔓举着自己的手机,向祁岩川那边侧身,语气有几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