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胜利啊!” 百大胜摇摇头,对他的回答颇不认可。 “李忠武公能够获胜,最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实是人心。” “人心?” 权历皱起眉头,百思不得其解,不明白这个说法和眼前的局势有什么关系。 百大胜却看到了无比透彻。 “李忠武公虽然运筹帷幄、策略得当,而且不惧生死、勇气可嘉。但假如当时没有得到本地百姓舍生忘死的帮助,他能够获胜吗?” 说起鸣梁海战,世人多感慨于李舜臣仅以十二条板屋船就打赢了东瀛水军,却完全忽略了那些游荡于战场周围的朝鲜渔船和百姓。 没有这些人的帮助,李舜臣就不可能详细的掌握情报,最终获得胜利。 百大胜说起这个,自然也是有目的的。 “柳琳自以为占据了海峡中有利的位置,就能重复李忠武公的功绩。可惜他却忘了,他根本就没有得到民心的支持。” 这一次朝鲜和满清沆瀣一气、狼狈为奸,使得许许多多的朝鲜百姓受尽了苦难,心中自然对朝廷充满了仇恨。 就算不逃之夭夭,也绝不可能为柳琳效力。 因此这一次的作战中,柳琳除了自己手头的力量,再也没有任何外力帮助。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想要在海峡两岸部署些什么,完全就做不到。 不但如此,百大胜目光深邃的看向海峡的两侧,嘴角露出意味深长的笑意。 那些层层叠叠的林石之间,偶尔会闪现出一些奇特的标志。 这都是情报部的杰作。 柳琳无法掌控两岸的陆地,这就给了情报部机会,反而帮到了舰队。 那些标识就在提示百大胜,两岸安全无忧。 这样一来,他只要集中精神于海战就可以了。 上午十点一刻,夏国海军舰队终于驶进了鸣梁海峡。 极远处的西方,数百艘朝鲜水师的战船早已一字铺开,静静的留在原地,显然在等着夏军进攻。 夏军的战舰一步一步逼近,当来到距离三千米的地方时,百大胜终于下令。 “降帆,下锚。” 最前方的几艘福船纷纷在海峡中横过了船身,用侧面对准了远处的朝鲜水师。 投入到水中的船锚令船身很好的稳定住,没有任何的摇晃。 可是看到夏军的做法,朝鲜水师上下全都莫名其妙。 隔着这么远,夏国海军不进攻,又能做些什么呢? 他们又哪里知道,时代变了,作战的方式已经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