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侵吐谷浑的吐蕃军大约八万,加上后勤,共计二十来万。 在与吐谷浑军交战的过程里,吐蕃已损失了一万左右,昨日孙从东所部一千禁军的狙击,又损失了五千。 所以如今吐蕃军只剩下六万余。 但是战争的胜负是不能只看兵力人数的,老实说,苏定方率领的三万兵马给禄东赞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因为大唐这三万兵马有着太多不确定的变数了,吐蕃潜伏在长安的眼线早已有报,大唐出师的三万兵马中,有一万人手执那种古怪的新式兵器。 当初积石山下一战,唐军仅仅一千手执新兵器的兵马,就差点让吐蕃军全线崩溃,若是一万兵马一字排开对阵,吐蕃军的胜率很小。 这也是禄东赞今日主动开启谈判的原因。 一个强大的敌人,挟风雷之势正朝他扑来,他必须要止损,因为没有必胜的把握。 可是,止损归止损,禄东赞绝不愿意血本无归,他无法对吐蕃国内的赞普和地主权贵交代。所以,全军撤出吐谷浑是绝对不可能的。 “李县伯,吐蕃若全部撤出吐谷浑,老夫回去后才会被他们啃得连皮都不剩。” 禄东赞叹了口气,神情黯然,直到此刻他仍想不通,明明是摧枯拉朽的灭国之战,为何打成这样了? 如今的吐蕃军进退维谷,肉都已经叼在嘴里,想吞下去必然会挨打,想吐出来又舍不得。 在矮桌上展开一张羊皮地图,禄东赞道:“吐蕃使团论仲琮在凉州城与你的盟约,李县伯还记得否?” 说着禄东赞指着羊皮地图,手指缓缓落在积石山以西,然后慢慢移动,一直移到西边的昆仑山脉下,就这样在地图上划了一条直线。 李钦载眼皮跳了几下。 “遵前所议,积石山以西至昆仑山脉,北部的所有土地尽归大唐,余者归我吐蕃,”禄东赞缓缓道:“老夫这次满带诚意,已将吐谷浑一半的土地都划给了唐国,而且西域那条商路也在唐国的版图内。” 李钦载没出声,他看得出,禄东赞这次的开价确实充满了诚意。两国还没正式开打,吐蕃已主动让出了吐谷浑一半的国土,够客气了。 数千里的土地,还有那条最重要的丝绸之路,以及中原与安西都护府之间拓宽的版图面积,从此长安对西域诸国的掌控更加强了许多,对大唐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仅凭禄东赞的开价,如果大唐全盘接收的话,今年李治祭天祭祖时,完全可以鼻孔朝天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在他家祖宗牌位前尽情得瑟了。 哪怕在李世民坟前蹦迪,朝臣们都会夸他是个孝顺的孩子。 没别的,开疆扩土的帝王就是这么牛逼,干啥都是对的,光在祖宗坟前蹦迪若还觉得不尽兴的话,脸皮不妨再厚一点,泰山封禅可以安排一下…… 而让李治如此风光的功臣,当然是李钦载,只有李钦载。 从头到尾,只有李钦载一人在参与此事,一直在吐蕃与吐谷浑之间周旋,恩威兼施,刚柔并济,逼得禄东赞不得不妥协。 如果现在答应禄东赞的条件,李钦载可以轻轻松松拍着屁股回长安了,而且回去后至少封侯是绝对会安排上的。 开疆扩土之功,怎么封赏都不过分,更何况李钦载一人之力为大唐争取了数千里的疆土,还将大唐重视的战略要地全拿捏在手里。 眼前这张羊皮地图,真的很诱人,李钦载眼睛盯着它,呼吸都加重了不少,当初遇到紫奴时他都没如此动心过。 作为大唐使节,此时此刻,他的使命其实已经完成了,而且完成得非常漂亮,回到长安必然会受到英雄般的待遇。 但是作为一个心系大唐百世社稷的臣子,李钦载不能答应禄东赞的条件。 因为禄东赞给的还不够。 不是李钦载贪心不足,而是李钦载作为穿越者,他必须站在大唐百年战略上看待西北的国土疆界。 历史上的大唐,当它经历了安史之乱,国力衰弱之后,正是吐蕃吞下了西域,因为吐谷浑的广袤国土给了吐蕃充足的发展机会,也给了吐蕃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 于是大唐原本控制下的安西都护府,被吐蕃一点一点地蚕食,而大唐社稷,也终究轰然崩塌,江山易主,朝野混乱,百姓流离。 如今李钦载穿越了,他慢慢改变了这个世界,优势在我之时,他怎会将吐谷浑另一半国土拱手让给吐蕃,让他们有了缓冲和发展的资本? 吐谷浑,他全要! 付出一场战争的代价也值得,因为掌控了这片土地,便等于压缩了吐蕃的发展空间,为大唐续命百年。 李钦载今日的选择,对得起千年后的青史。 狠狠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