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夜色下的各自凌乱似是未曾发生过一般,学堂里一切如常,一切平静,一切安宁。
邬先生依然在学堂屹立不倒,威慑四方,众星捧月,一呼百应。
展夫子从善如流,第二日便将那手里的小竹板换成了大木棍,却一直未寻得机会试上一试。
展先生不再费尽心思去笼络小祖宗们难以捉摸的心肠,恢复了往日一般不温不火的态度,只愿小祖宗们终有一日能够懂得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道理。
小祖宗们则是一边念着“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一边为九连环抓耳挠腮。而更令他们抓耳挠腮的是,邬先生说了,九连环由他代为保管,每日只让他们在学堂内解半个时辰,过了时辰便要乖乖上交,专心念书,名曰苦中作乐,别有滋味。小祖宗们一心追随邬先生,只好乖乖听话,别说起义抗争,就连一句抱怨都没有。
春花将逝,炎夏将至,院内那株梨树也已褪却琼枝。
父女俩坐在石阶上,望着那满目琼芳散尽后的丰硕。
很久没有和阿爹一起这样静静坐着了。
从前她常与阿爹在内院竹阁望月赏景,但自从上次与那人在梨花下、石阶上一番静坐后,她觉得此地甚佳,今日便拉了阿爹来这里,还特意拿了一壶酒给阿爹斟满奉上,以慰展夫子这段时日被小祖宗们冷落的受伤的心。
“今日这酒真是不错。”
展铮才抿了一口就赞声不绝,而后便将那剩下的大半杯一饮而尽。
“当然不错,这是杏花楼的玉卮春,是我专门买来孝敬阿爹的。”
“柔儿长大了,知道买好酒给阿爹了。不像从前,只管藏你阿爹的酒。”
展柔却撇了撇嘴,又给自己满了一杯,举杯向展铮笑道:“阿爹莫要误会,虽是孝敬您的,却也不可贪杯。阿爹饮这几杯便也罢了,剩下的就让女儿代为效劳。”
一语过后,她便要去夺酒壶,展铮却也反应得快,一把将酒壶抢过抱在怀中。
“既是孝敬我的,岂有代为效劳之理?何况你一个姑娘家,成日里的饮这许多酒像什么话。”说着便又要去夺展柔手中的酒杯。
展柔向后微微一仰,将手缩了缩,眉头一扬,笑意盈盈道:“欸,阿爹您忘了。”说着她摇了摇手中杯,“这还是您启蒙的呢!”
展铮登时眉头一皱,无奈地摇摇头。
“好了好了,阿爹莫怪,女儿还是知道分寸的。”
展铮叹了一口气,缓缓道:“阿爹自是知道你惯是有分寸的,只是想着从小你便没了阿娘,这些年来一直跟在阿爹身边,也没个姊妹互相照应,有许多事阿爹都照顾不到……阿爹对你不起啊……”
听得这话,展柔眉头便沉了下来,将酒杯放下,挽过展铮柔声道:“阿爹,莫要如此说。自打我记事起,便记得阿爹您对展柔的好,您教我读书识字不让我一生庸碌,您教我处世之道不让我一世混沌……虽然从未见过阿娘,自是有遗憾的,但是我真的很满足,很满足……”
展铮轻轻抚着女儿的发,望向那无垠的天,默然良久。
盛元三十五年,那时还为太子的熙和帝代先帝监国,朝野上斥责他弑父夺位的声音纷纷不绝,尤以盛元一朝被封为江国公领荆州而治的钱奉先为首。钱奉先在荆州为非作歹多年,致使荆州民不聊生。
及至盛元末年,熙和帝早欲铲除钱氏一族,钱奉先这一马当先的斥责便给了熙和帝最好的机会。当时,任荆州都指挥使一职的展铮接京都密旨清理钱氏一族,却不想钱奉先鼓动他在荆州势力最强的六府府军起兵叛乱,一时间荆州大地,焦土绵延。
展柔的阿娘便是在那样的兵荒马乱中生下了她,却遇产后血崩,匆匆而去。得到消息时,他身在襄城府,因战事难以抽身,连她阿娘的最后一面都未见得。他悔恨非常,当初便不该让她阿娘留下,该早日将她阿娘送回京都的。
十八年来,他将展柔视为掌上明珠,将自己一生所学尽数教予她,不是存着什么样的期盼,只是希望她这一生明明白白地活着。倘若日后他不在她身边了,她也不至因蒙昧无知而沦落尘埃。
他看着展柔一日一日长大,长至如今身上未有半分娇柔之气,反倒多了难以想象的坚忍,他欣慰却也忧心。他在一日,便能予她一方屋檐安身。若他不在,这样一个女子行走世间,该是不易。
正凝神愁思之时却听得展柔笑道:“阿爹,莫要说这些伤心话了。算算日子,也该准备今年的桃花酿了,自家酿的酒没那么烈,我给阿爹多存些,外面的酒便可少喝些。”
展铮看着女儿眉眼盈盈,便也收了那悲伤,点头应道。
“那明日便要劳烦展夫子了,正好趁机多和那群孩子亲近亲近,重新夺回阿爹您的学堂大权。”
“雨相今日和我说明日他一早便来学堂,阿爹怕是没机会啊。”
展铮万分惋惜地叹道,却见展柔微微垂了眼,半晌才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