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神话版三国> 第四千三百一十三章 怕是勉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千三百一十三章 怕是勉强(2 / 3)

要这样,至于郡县官僚的任期也有延长,但并未要求八到十年一定要调任到其他地方,因为汉代这种环境下存在一些官僚就给本地人干活,换其他地方未必如此敬业的情况。

比方说士燮,士燮已经挑明自己死在任上的意图了,再比方说廖立,廖立直言自己罪不可恕,终生不会离开江陵,再还有谷习,谷习表示若是他死了将他葬在道边即可。

这些人既没有造反的意思,也不会瞎搞,真正的兢兢业业,也不想升迁,什么玩意儿都治不了这些人。

故而当前汉室官员的任期在考核通过的情况下可以拉到很长,所以就算有急功近利的家伙,也得考虑一下会不会砸到自己手上,毕竟这年头的百姓那是真的武德充沛。

虽说不至于达到西汉因为近百年全民兵役,长安老百姓在拿到武器之后,能和丞相率领的北军精锐打了几天几夜不分胜负的程度,可弄死祸害地方的官员还是轻轻松松的。

毕竟这年头多得是愿意接私活干掉狗官的义士,毕竟信义这种东西最好的衬托就是狗官的人头。

故而地方官僚就算是乱搞,也只是针对某一类人,而不是大多数的人,因为前者干不死他们,后者真的敢弄死他们。

而地方乡镇作坊的建设就属于这种有利于大多数人的事情,外加又是实打实的政绩,各地官僚只会苦于没办法,一旦有办法就会主动推进,毕竟这是明晃晃的政绩,所以只要给了方向,这些人就会做。

终归任何时代,与其说是官僚为百姓负责,还不如现实点站在官僚出于政绩考虑,而能有效获取政绩的方案陈曦给出来,剩下的这些人自己就会卷起来。

唯一的问题就是搞这些作坊需要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这些人的来源很不稳定,但事情到了这一步,陈曦路也给指了,方案也做好了,各大世家也努力的掏出最后一笔棺材本了,剩下的就是时间。

所以真要说的话,振兴村镇作坊,提高地方百姓的就业率这个在后续的时间会持续不断的推进,这就不是五年十年能完成的事情,而是正经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事情。

故而这事会一直投入,一直产出,直到日后逐渐显现出效果,寄希望于当场就要结果,那存粹是扯澹,第二个五年计划,陈曦要的是将种子种下,开花结果不抱期望,能发芽就够了。

真正要第二个五年做成的事情其实是各乡镇农业的初级机械化,这个是前一件事的基础,也是后续几乎所有事情的基础。

没饭吃,其他都是扯澹,让更少比例的人种田,产出可以供养更多人的粮食,这就是陈曦一直在做的事情,初级农用机械也就是在这一思路下诞生的东西。

这个东西的推广不是问题,毕竟陈曦一直本着这种东西哪怕是低价租售都必须要推广到地方乡镇的态度在搞,而且这东西上手之后,只要是农民都能意识到和曾经巨大的效率差距。

所以这东西的推广也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在于这东西的生产效率,以及产生的新的问题——以前一个人在农忙期间能耕作二十亩,现在有了农机,我能耕作五十亩……

没错,和陈曦思考的相反,在陈曦看来原本需要大量时间才能做完地里面的活,在有了农机之后只需要少量时间就能处理完地里面的活之后,种田的百姓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打工。

结果百姓用事实告诉陈曦,有了农机之后,我可以垦荒种更多的田,然后种更多的田,为什么要去作坊上班?种田多好的,我种田的经验极为丰富,可比上班需要的技术素养强多了。

和后世那种人多地少,每个农民的土地有限,种完田,就得进城打工的情况不同,汉室现在是地多人少,在农民本着闲着也是闲着,这农机特好用,我垦片荒地,四五年后就有一片农田的思路下……

陈曦发现自己基于正常逻辑的思维出现了大问题——上班?狗才去上班,再垦荒五十亩,五年后我一年到手也能落15000文。

中国古代男耕女织的思维深入人心,小农经济在发觉自家还有增长上限的情况下,大多数祖祖辈辈就这么过日子的百姓并不想去所谓的作坊上班,对于他们而言,我们种田也能有吃有喝,还能囤更多的粮食,为什么要冒着少囤粮的风险去上班。

陈曦低估了农业稳定产出情况下对于祖祖辈辈种田养家湖口的普通人的吸引力。

当然也不是陈曦的计划破产了,而是出现了新的阻力,更头疼的事,这种阻力来自于陈曦自己。

虽说陈曦的经验之中不乏打压粮价等等半剥削的方式逼迫百姓在吃饱的情况下,追求吃好不得不进入工业链进行打工的方式,但思来想去陈曦还是放弃了这种方案。

哪怕陈曦立法保证在之后对于农业进行反哺什么的,到最后恐怕也只是一种笑话,而且基于这种思路下运行的很多东西,都会必然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