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便得请假回去照顾,想把老人接过来,老人不愿意,说生活了一辈子的地方,老了老了,不想死在外头。而她父母还没有退休,经常请假回去照顾也不现实,便只能请人照顾老人。即便请到再好的保姆,毕竟也是外人,一旦有事情,还得请子女回去的。更何况好保姆少,要是碰上不负责人的保姆,欺瞒老人不说,有的还会虐待老人,真真是花钱买了罪受。所以这也触发了师姐的想法,她这一代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将来都得承担最起码四个老人的养老责任,因为独生子女政策是现在城市实行,所以城市会先面临老龄化的问题,固然现在这个问题还不凸显,但将来必定是个趋势,到那个时候再想对策势必捉襟见肘,漏洞百出,还不如未雨绸缪,先做打算和计划。她曾滔滔不绝得跟我介绍她的课题,说将来养老将是一个很大的契机,若是抓住了这个契机,不光能贡献社会,还能大赚一笔,只是她缺乏资金,所以只能找合作伙伴,看能不能一起撬动养老这块大石头。
我因为出身农村,咱老家基本上一家都是两个娃起板,有的人家不生儿子不罢休,直到生出儿子为止,有个夸张的人家一连生了七朵金花,最后才喜得贵子,收手不生了。当然这家为了生儿子,也是颠沛流离,连老家都不得回,为什么,因为交不起超生款。后来还是七朵金花一个个长大成人,打工赚钱,才还清了超生款,一家人得以回村里团聚。跟村里聊起在各个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睡过水泥管,喝过地沟水,掏过垃圾桶,拾过破烂,真个一个超生游击队。值得赞美的是这对夫妻即便再哭,也没有动过把女儿送人的念头,七个女儿一个个拉扯大,如今开始享儿孙福了,村里人可是羡慕,他家闺女嫁人后逢年过节回娘家,那是一个比一个孝顺。不像隔壁村子里另外一户人家,连着生了三个闺女,没有儿子,还想生,又不愿交超生款,便把中间两个闺女送人了,有的说是买人了,然后再生的儿子。后来听说其中一个闺女家养父母发了财,想要上门认亲,被打了出来,村里人都骂这家活该。我们村子规矩多,老族长是不允许做这些遭报应的事情,村子里也没人敢这么做,故而大家日子虽然过得紧巴些,也从没有听说过子女不赡养老人,把小孩子送给外头人的事情,就是重男轻女的思想比较严重,这其实是普遍问题,不光我们村子有的。
所以我从来没有想到养老还是个问题,可是经师姐这么一说,我还真赞同她的说法。后来我进入课题组后也跟着组内成员采访跟踪过公园里遛弯的老人家,小区里带娃的老人,还真是,很多老人很焦虑自己的养老问题,他们即便是有子女的,也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生活能自理的尽量自立,即便手脚多有不便,也不愿跟子女生活在一起,一是因为城里房子小,住在一起难免磕磕碰碰的,不利于家庭和谐。二是即便老人老了,也想要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生活,不愿被子女管头管脚,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做,觉得很烦。老人其实有些时候跟小孩子一样,要不怎么有老小孩一说呢?有的老人喜欢跳跳广场舞,晚饭吃得早,若是跟子女生活在一起,儿子媳妇还没下班呢,老人便吃完饭去跳舞了,这哪个媳妇乐意呀。有的老人喜欢搓个麻将,一般都是有固定搭子的,若是搬去跟子女住,搭子就得散了,不舍得。去麻将室吧,觉得环境差,烟味重,还得按小时收费。去自己家吧,又怕子女不高兴,若是住在自己家里,想叫就叫,不用看人脸色。在跟踪调查的过程中,我发现城里人就是会玩,老人家会有这么多玩的花样,有的一把年纪了还去学弹钢琴,即便手指头僵硬得不得了,却说自己从小期望能学琴,年轻那会儿家里穷,学不起,后来有钱了,却没有时间学,如今有钱又有闲,所以便任性一把,学起琴来,委实让人佩服。有的学书法,还别说,老人家悬腕写出来的字让我这个学中文出身的人都觉得汗颜,真真是下了功夫学的。有的学起了民族舞,有的学起了烹饪,有的学起了做咖啡,有的学起了摄影,有的还学了开车,学会了决定自驾游,周游全国去。很多老人说趁着腿脚还灵便,多折腾几下,等折腾不动了,便把自己交到养老院,若是得了绝症,也不用花钱救治,听从上天的安排,有尊严得死去,反正该折腾的也都折腾过了,这辈子算没白活。
当然也有没活明白的老人,我统计了一下,公园里遛弯的老人一般都是本地老人家,都活得挺明白,加强锻炼,练好身体,不给子女添加负担,自己也能享受生活。在小区里带孩子的老人则怨气多多,看不惯儿媳妇爱玩,爱花钱,不孝敬老人的,这些老人一般都是外地过来替子女带孩子的,喜欢对子女的生活指手画脚,故而家庭矛盾比较多。她们也想着回老家过逍遥日子去,但有的是舍不得孙辈,有的是舍不得保姆费,又担心保姆带不好孩子,有的是咽不下这口气,觉得自己有份住在儿子这边,还有的则是怕回去了有个三长两短,子女不在身边,自己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师姐的课题组根据调查汇总汇报给赞助商,我以为赞助商是家什么养老机构,所以才会看中这个课题,想要了解城市养老的前景,一边计划着开多少个养老院,结果赞助商只是家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