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元宵(1 / 2)

方衡一路快马行至临江,已是四月上旬,桃花流水,莺啼鹭飞,从官道入城,道旁的小摊贩已开始叫卖描画了新样子的油纸伞,卖花的小丫头挎着满蓝杏花桃花四处吆喝。

方衡此次要去的檀干山斋建在临江城北小苍山的半山腰上,临江多水路,此时一行人骑着军马在逼仄的城中小道上速度大大放缓,骑马过去尚要半日的时间,想到日夜兼程,满身尘土,临时决定在驿站休息一晚再上山。

去年元宵方衡行了冠礼,太后延请大学士为他赐字子平,同年被封为轻车都尉。这些年他随着方珏在塞北驻守,斡旋于柔然和突厥之间,立下不少战功,成了东都百姓口中津津乐道的少年将军,一时风光无限,若非有婚约在身,可谓是东都一等一的佳婿人选。

冠礼后不久,寿安宫的掌事张姑姑带着懿旨来到将军府。

“传太后娘娘口谕,令轻车都尉方衡于三月廿五领两队玄甲军赴临江檀干山斋,迎许三小姐回都。”

说罢打量着少年,“有两三年未见着衡哥儿了,剑眉星目愈发像大将军年轻的时候,娘娘前几天还说呢,衡哥儿长大了,愈发不爱往寿安宫去了。”

方衡闻言又要跪下,“是臣疏忽。”

张姑姑一把扶住了方衡,又看向一旁的文安长公主萧令澜,鬓间虽有了几缕白发,可岁月从不败美人,端的是一身气度风华,文安虽是宗室女,却自小养在太后膝下,陪伴永安长公主萧令淑十余年。

二人当年一同出将,文安许给护国将军方珏,永安许给定国公许执信,明眼人都知道太后此举是为了方许二人手中的兵,可哪有百姓会在乎太平盛世时兵权落在谁的手里。这段将军美人的佳事一时成为东都的美谈。

她心想倘若永安长公主还在,方许两家联姻更是亲上加亲的好事。

随即感叹道:“永安长公主难产薨逝,许三小姐未及满月便被送去临江,十四年间与太后娘娘也只有书信来往,画像倒是年年一幅不落地送。这孩子毕竟不在身边,到底也不晓得被宿太傅教成了什么模样。娘娘的意思是若小姐是个娇憨淘气的脾性,还望长公主和衡哥儿怜她幼年失恃,多担待些。”

萧令澜握住了刘姑姑的手,当年若非萧令淑遗命,国公府一团污糟,她私心里倒是想抱养这个小丫头。如今她终于要回东都了,哪里需要太后的这番提点,纵然是个顽劣至极的性子她也极愿意照拂这孩子。

萧令澜诚恳地应下了,“请娘娘放心,她是姐姐唯一的血脉,不久又将是吾家新妇,我自然将她看得比眼珠子还重要。衡哥儿也是一样,必将这孩子视若珍宝。”

而一旁的方衡,要说对这位未婚妻最深的印象,也不过是七岁时被母亲带到寿安宫,在众人的注目下,懵懂地接了定亲的令旨。

那年的许三小姐只是襁褓里的奶娃娃,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感觉到母亲的离开,啼哭个不停,方衡觉得她的哭声实在刺耳,小小年纪,脸上就露出一丝不耐烦,“母亲,她为什么一直在哭?”

萧令澜没有回答,只是噙着眼泪示意他不要作声。

太后抬手召他上前,襁褓里的小娃娃看到了突然出现的男孩儿,一时停止了哭嚎,缀着泪珠子,睁大了眼睛望着他,粉嫩的小手挣脱出襁褓,不停地挥舞。

侍候在旁的皇后见到此情此景,不禁笑了,缓缓道:“母后,您瞧,这不就是天定的缘分么。这孩子从方才醒了哭到现在,一见衡哥儿就不哭不闹了。”

所谓缘分也不过是上位者强加给他的,皇后不得圣心,猜中了太后的意思故意说出这番话哄得太后开心,方衡总是这样想。

一别十四年,这位许三小姐变成什么模样,文静沉敛抑或活泼调皮,自己一概不知,只是这些年在好友的调笑与亲眷的教诲中,时时听到她的名字。

许观应。

“观应,不对,你又弹错了!”

檀干山斋的鹤吟亭里坐着一对男女,少年一袭白绫长衫,虽说是白衣,细看来却是岁寒三友纹的绫罗,腰带用的是上好的镂雕松鹤纹白玉带扣,不消说便知此人定是世家送来进学的清贵子弟。

他低垂着眼眸,又是一声错杂的琴声,少年眼中的无奈忽闪而逝,嘴上怪怨少女,“你从前抚这调子可从来没错得这样离谱,你有心事了。”

观应前几日就收到了东都的来信,知晓不日就要启程离开临江,这些天总是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弹琴时抚错音,作画时调错色,连昨日喂鱼时连喂了三碗饵料都不曾注意。

当下一连弹错好几个音,霎时心烦意乱,趴在琴桌上长叹了一口气:“无咎,我不想去东都,都说山中岁月长,到了今天才觉得小苍山里的十四年恍如一瞬。这样自在逍遥的日子快要结束了。我也不想……”

观应正欲说不想与那未曾谋面的人成婚,可话到嘴边迟疑了一下,转口说,“不想被困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在小苍山只有你和先生,可是到了东都,多了姐妹兄弟,多了亲眷尊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