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不愁生意。”
言笑间,阿璃认真去看她。老板娘大约快四十了,如她自己说的那样,皮肤较黑也粗糙,纹理间尽显风霜,说话时不时露出双下巴。若非眉眼确实秀气,几乎难以想象她年轻时的美貌。
自己的脑海里没有这个人。阿璃不动声色朝秋迟摇摇头,秋迟会意,她不认识此人。
秋迟轻轻松了一口气,端起茶杯细品,顿觉唇齿生香,忍不住赞道:“好香的茶,老板娘手艺真好。”
老板娘听了十分高兴,“姑娘们喜欢就好。咱们这里还有好多美食,你们要常来呀。”她顿了顿,“咱们如此投缘,你们也别叫我老板娘那么生分。我姓华,他们都叫我华夫人。你们若是愿意,也可以这么叫,或者叫华姑姑、华娘子也成。嘻嘻,华姐姐也不错。”
秋迟和阿璃掩嘴直笑,并不觉得华夫人过分热情。
华夫人见她们并不反感自己,便自顾自拿着凳子坐下,与她们闲聊,“听姑娘们的口音,仿佛是姜国上京人?”
秋迟点点头,好奇地看着她,“华姑姑是临安本地人吗?”
华夫人摇摇头,“小时候在临安住过几年,后来跟着父母去了大理。在那里嫁了人。再后来父母和丈夫都死了,我带着女儿又回到临安,开了这间茶楼。”
阿璃轻赞道:“从大理到临安开茶楼。看来华姑姑是个十分能干的。”
华夫人摆摆手,“全靠女儿支撑着我活下去。”她朝外唤了一声,不一会儿便有一个小姑娘跑来,“阿娘,你叫我?”
小姑娘约莫十一二岁,与她一般肤色黝黑,看起来十分伶俐可爱。
“这是我女儿,你们叫她秀秀吧。”华夫人含笑看着秀秀,神情慈祥,“她跟着我吃了不少苦,现在我们母女俩在临安总算定居下来,相依为命罢了。”
阿璃看着她们,又想起在浔阳的日子,胸口似有大石堵住。她连忙低头喝茶,掩饰自己的情绪。
华夫人站起来,“好了,二位姑娘好好品茶吧,咱们母女俩就不打扰了。记得常来当时居。”她转身欲与秀秀退出包厢,走到门口却又掉头回来。
“姑娘们从上京来,又是刚到临安的,那你们一定是与姜国使臣一起来的吧。瞧你们气度不凡,想来也不是普通人。”华夫人轻声道,“听说最近越国宫里不太平,两位姑娘若是可以,尽量别去宫里,免得招了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