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从驿卒开始当皇帝> 第九百七十四章战乱再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九百七十四章战乱再起(1 / 3)

三天以前,朱由检还手诏杨嗣昌尽管放心回阁,就算是群臣反对,朕也用你。

但杨嗣昌再次上罪梳,转眼之间却派他出马督师。

而且连权限范围以至颁给剑敕等具体事务都作了明确规定,使杨嗣昌毫无推托的余地。

这正是朱由检的特殊御下之道。

杨嗣昌接旨后,就出任督师将要面临的难题请示崇祯。

一张献忠等窜伏房县、竹山己久,为防其挺进中原。

责汝州、蔡州、安庆、庐州、蕲州、黄州等处严守要害,收割秋粮。

二已调辽东军队二千,准时催发,随我出征。

三张献忠等在房山、竹山一带,是四川、湖广、河南、陕西交界处。

周遭有锤匪的实力,官军人少且山密,围剿不易,勿要限定期限。

四请户部转行督饷侍郎,淮、陕二督所辖抚镇兵力不多,可酌量减饷,而湖广、河南之饷必须加倍发给。

五吏部精选州县官,抚道必须懂军事,如用非其人,臣有权更换。

此外,他还提及量请功赏,选带将才,量给马匹等事。

可以说有了他爹杨鹤给他写信阐述事实,让杨嗣昌想的更多,准备的更加充分。

当然这里面有没有贺今朝想要借刀杀人,让官军全力去围剿张献忠的谋划,杨嗣昌也没法揣测。

但不得不说,张献忠的突然反叛,对大明朝廷是个沉重的打击。

而对其他各支农民军则是个有力的鼓舞,吸引和拖住了明政府的大批官军,这就为其他起义军(李自成)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杨嗣昌已经是箭在弦上,没有更多的选择。

崇祯收到奏疏后,表示嘉奖外,特别关照杨嗣昌。

不必如先前一样,预先立下军令状一定出“平寇限期”,为杨嗣昌留下回旋的余地。

并且对他专门叮嘱:“卿沉谋胜算,严督文武官协谋夹歼,解散安插,速奏荡平,付联委任至意。

凡人才、兵饷等事,更户兵等部有呼必应!”

崇祯又给杨嗣昌发去一封手谕,以亲笔书信形式重申前意:

“间者边陲不靖,卿虽尽瘁,不免为法受罚。

朕比因优叙,还卿前所夺官,卿引愆自贬坚请再三,所执甚正,难相听许。

朕闻《春秋》之义以功覆过,方当降徒纪,西征失律,以卿才识勘定不难,可驰传往代。

出郊之事不复内御,特赐尚方剑以使宜诛赏。

卿其芟剪蟊贼,早奏肤功。

崇祯又在平台召开御前会议。

这次会议是按照杨嗣昌的请求而举行的。

参加有内阁的杨嗣昌薛国观等,六部的吏部尚书谢升、户部尚书李待问、兵部尚书陈新甲等。

崇祯首先问坐着的户部尚书李待问:

“楚军及豫皖二扰连告缺饷,卿部日前已发过么?

现督师将要专征.有何法可以足饷?”

“回陛下,督饷侍郎张伯鲸专负军饷之责,微臣不过掌文书而已。

今辅臣系皇上特遣,宜就臣部题留款项设处,开支多寡伏候进止。”

崇祯颔首,对于李待问颇为敬重,几次三番为大军谋划军粮,左右奔走,以至于累出病来,不能行走,如今只能坐着对问。

李待问已经请求辞职二十多次,把手中的权力都放出去了,但依旧没有被皇帝准许告老还乡。

崇祯又侧头问兵部尚书陈新甲:“张献忠舍河南而人在湖广、陕西交界,这三路现有兵力多少?”

“回陛下,臣在兵部阅读文书核实之后,其数近十万人。”

崇祯问谢升:“嗣昌此行应挂何衔?”

“臣以为此行宜用督师辅臣。”

崇祯召杨嗣昌上前,对他安抚道:

“朕以寇乱,烦卿远行,朕不忍卿去左右。”

“微臣实不称职,致方内多做,宵旰忧勤,咎皆在臣。

蒙陛下又费其罪而用之,臣敢不竭其驽骀之力,唯死而止。”

崇祯听到杨嗣昌决心以身许国的表态很感动:“卿行军以何者为先?”

“兵难遥度,容臣驰至襄阳再条陈方略。

兵事烦,倚监军以办寇,今其人多不可用。”

“卿自择可者。”

杨嗣昌立即顺杆往上爬:“如张克俭、宋一鹤皆可人选。”

杨嗣昌又提出一些要求,如督饷侍郎张伯鲸应该移往楚豫用兵之地,江南用一户部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