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女生耽美>嫁给咸鱼王爷后我官拜女相> 囿于荒野望扶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囿于荒野望扶桑(1 / 3)

第三十八章

黄榜已张贴三日。

自鹿鸣宴后,尚京城内对裴如昭的议论很多,有人说她是祸国殃民的女子,有人说她祸乱朝纲有违礼法。

总之,其言论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说裴如昭并无真才实学,全凭一身好皮囊上位,二说她确实有两把刷子可居心叵测,若是委以重任必成荣朝祸害。

三月二十日,黄榜三日,当入翰林院收录。

黄榜前,无数人正在等待最后的结果,这群人从天亮等到天黑。

可不见任何人。

“要我说,这件事就要这样不清不楚地被糊弄过去了。真可笑,全朝上下成千上万学子的寒窗苦读最后都是为了给一个女子作陪!”

天色越来越暗,最后一丝阳光即将消失。

从皇城里出来的特使这才将两份糊去名字的折子张贴在黄榜下。

这便是裴如昭和那位刘士子的文章。

会试、殿试再到今日的文章,前后不过十来天时间,接连三篇长卷,就算是文豪转世也难免会吃不消。

但其中一篇文章一气呵成,读来有醍醐灌顶之感,遣词用句潇洒豁达,虽是策论却并不以常见的科举策论文体而写,反倒信马由缰,有巧夺天工之感。

其文字潇洒恣意,读者仿佛也能跟随笔者的墨迹一同书写。

相较之下,另一篇文章的字迹更秀整,看上去循规蹈矩,清秀漂亮,一手漂亮的小楷不知比第一篇的行书规整多少。

这篇的用词更为考究,也更符合科举策论的形式。

两篇都是好文章,都有真才实学在其中。但相比之下,还是洋洋洒洒的行书给人的冲击更强。

如果能拿状元——应当是写得更符合科举要求的文章,能质疑皇帝决定的人,应当也不是什么循规蹈矩之辈。

一直在等结果的人心中已存想法,即便不去考虑两篇文章的作者,也是前一篇行书更胜一筹。

宫里来的太监也没有揭露作者的意思,只是将两篇文章张贴后就走了,留待众人评说。

也有些学究专程来看这两篇文章,皆是对行书那篇赞不绝口。

旁人都以为行书这篇是刘士子所作,大加溢美之词。

从宫里出来的刘士子,听着街头巷尾的议论,头也不回地扎进巷子里,简直无地自容。

裴如昭从宫里出来后就回了城郊的小院,裴家在京城的宅子现在还被封着,她根本回不去,也不知这一遭能否揭开裴家的封条。

……

第二天一早,陆璟之被急诏入宫,火急火燎地换好衣服就往皇宫里冲。

他走时,裴如昭正在院子里散步,他着急忙慌地冲她喊:“小昭你别急,有事等我回来再说!”

裴如昭困惑地看着陆璟之远去的背影,兀自纳闷:“什么事?”

十日之后,荣朝第一本《点玉集》问世。

《点玉集》中囊括新科进士们在会试和殿试环节的文章,分上下两册,乾宁十二年的第一本《点玉集》共计收录文章六十二篇。

其中,裴如昭与那位刘士子因着这场多余的比试,所以有三篇文章被刊。

《点玉集》中,详细写了每篇文章的作者姓名与年龄。

直至此时,一直追捧那篇行书策论的人才突然发现,这篇广为流传的策论竟然是裴如昭写的。

不仅如此,其会试、殿试的文章也写得极为出彩。

甚至可以说遥遥领先一众参考士子。

也正是此时,人们才发现,当其余士子都已有官职,到各地就任。但裴如昭这位新科状元却不曾有任何任命。

仿佛在出过风头之后就被乾宁皇帝彻底遗忘。

成了在翰林院闲逛吃空饷的闲人。

陆璟之急,太子齐恪明急,不明所以的坊间百姓和等着看热闹的官员也急。

惟独裴如昭不急。

每日都过着极为规律的生活。

唯一不同的,是她从城郊的小院重新搬回裴宅了。

状元登科,旧宅启封,可惜无人贺喜,裴家的人也都在洛州。

偌大一个园子便只有裴如昭住,带着桑叶竹叶跟冬青。

裴如昭如今生活过得清减,每日两点一线,不是去翰林院就是在裴宅里读书。

裴如昭不是没急过,但她也知道一切都急不得。

一旦她正式任命,按照大荣目前的律法,她爹就必须要免职,只能赋闲回家,成了被她娘养着的小白脸。

眼下她爹在江右道替乾宁皇查案,眼看有了眉目,无论如何,乾宁皇帝也会等江右道这块心腹之地安定下来才可能有下一步动作。

这样一想,裴如昭心里便安定下来。

她清楚自己的位置,也明白自己作为政治博弈中的棋子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