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女生耽美>汉世祖> 第82章 矛盾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2章 矛盾(1 / 2)

说一千道一万,太子妃要收养刘文济的消息,之所以能引起那般大轰动,除了东宫内部始终存在的争斗之外,最关键的还在于萧氏的身份。

此前要收养刘文涣,虽说轰动,却也没有引得如此甚嚣尘上。萧思温投汉已经差不多十年了,经过多年的勤恳表现,以及萧燕燕的得宠,萧氏家族基本已经融入大汉,为上层社会所接纳。

但接纳归接纳,那种无形的排斥始终还是存在的,虽然汉姓曰萧,但身上“契丹人”这点印记是始终无法磨灭。

大汉在刘皇帝的治理下,基本还是包容开放的,为了维持如此庞大的帝国,也需要在政治上的吸纳诸族英豪,以为己用。

但政治归政治,兼容和洽的表象下,从根子上来说,还是极其排外的,哪怕对于国内的异族,都是警惕异常,从这些年推行的胡民政策便可知。

另一方面,由刘皇帝一手构建的爵位继承体系,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也深深地烙刻在大汉上层们的骨子里。

而大汉爵位的继承,最重视的是什么,血脉!嫡长子继承制,就是对其最清晰直观的描述。

过去,大臣们并不会在意汉宫中有耶律妃、有湘妃,也不会在意东宫有一个萧妃。但是,当触及到他们敏感处时,这反弹也是巨大的。

慕容太子妃想要收养刘文济的目的,从她小女人的心态来讲,是要应付赵氏母子带来的冲击与压力,为了将来有个依靠。子以母贵,反之亦然。

但这个举动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政治意义,这一点,或许连她自己都搞不清楚。但她不清楚,大汉朝廷的那些臣宫们可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让她办成了,那刘文济可以立马完成身份上的转变,成为皇孙中名分最正的了,从法理上而言,就是帝位的第二顺位继承人了。

但是,他身上又流淌着一半契丹人的血脉,这一点,是很多人都难以接受的,这与萧氏是否低调忠诚无关,这本身就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很多人在心理上那道关卡是难以跨过的。

因此,消息传出,朝廷之中是议论纷纷,群情反对。其中,赵家的反对是可想而见了,也是赵匡胤“装死”这么多年,第一次旗帜鲜明地对一件事明确表明态度。

回朝不久的赵匡义,想法素来不少,政治抱负也高,即便知道有可能犯忌,也不得不上了一道奏章,劝阻此事。

至于其他大臣,都不需赵家去串连,很多人都自发上表,一个个义愤填膺,言辞恳切,希望能够引起刘皇帝的重视。

其中有两个群体的态度是最为激烈的,一个是清流言官,一个就是勋贵集团了,他们要坚持正朔,维护传承。

不知有多少年,朝廷上下,贵族大臣,如此万众一心、千口一词地反对一件事,这样的情况,也算少见了。

还有一些人,就属于投机分子,不是在慕容与赵氏之间进行投机站位,而是看“准”了刘皇帝的心思。

萧家是契丹来的,刘皇帝这么多年,对契丹人是什么样的态度,这可不是什么秘密,那是恨不得地将之族灭。这种的情况下,怎么可能容许此事,容许大汉江山落到“异族”手里的可能。

但显然,大部分人,终究还是不了解刘皇帝。刘皇帝的心胸,说狭隘,也狭隘,说大度,那也同样大度。

虽然他是个彻彻底底的民族主义分子,但那是对外,而嫁给太子的萧燕燕及其所生之子,自然份属于“内”,既是大汉之内,也是皇室之内。

即便不会去考虑帝位传承的问题,也不会带有特殊偏见,至少能做到正常对待。而对刘文济那孩子,刘皇帝也没有什么意见,看得出来,聪明乖巧,和小时候的刘旸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要说血脉问题,刘皇帝也没有那么地狭隘,不论起母族来源何处,那也是天家的血脉,是刘旸亲子,是他的皇孙。

就拿他们刘家,拿他自己来说,也许千百年后,还有人会拿他“沙陀人”的身份来攻击、中伤、污蔑。

当然,就当下而言,这其中区别还是很大的。“沙陀人”已经逐渐被历史遗忘,在大汉不论是已修还是在修的史册典籍上,也都再没有“沙陀”这样的字眼,不管是刘皇帝自己还是大汉的臣僚们看来,他刘家代表的就是华夏正朔。

但契丹显然是不同的,且不提过去汉辽争霸,大汉与契丹之间长达三十年多年的纷争纠葛,就是如今,漠北还有一个不服王化的契丹政权在那里顽强地支撑着。

针对此事,刘皇帝当然也不可能无动于衷,心中同样也多出了一些考量与疑虑。对于大臣们的反应与心情,他能够理解,但是当众口一词,群情所向之时,他那多疑猜忌的毛病又犯了?

这是要干嘛?逼宫还是造反?原本只是东宫内部家事,皇室内部事务,被搞得那么严重,闹得满城风雨,几乎把天家内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