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天就要过年放寒假了,高三的备考氛围却没有丝毫的放松。趁着午休时间,叶亦舟来到了学校后门,她听说那附近有民房可以向学生出租。
争分夺秒考上大学,已经是叶亦舟给自己定的当年的唯一目标。成绩和学历在她心目中的重要性,告诉叶亦舟如果想要和希望的人平等相对,那自己必须达到对方的高度。而自己,必须在剩下不长的时间里脱胎换骨。于是首先的改变,就是决定住校,以节约每天花在路上的无谓时间。
她之前也去学校的宿舍看过,因为陈克勤有在信里告诉她,他的高三都是住在宿舍的。但叶亦舟觉得宿舍黑暗、拥挤和繁杂并不适合自己。
出了学校的后门没几步,就是一个小山坡,坡上种满了各种蔬菜;坡下是一条不大的河,叶亦舟知道那是她们这个城里的那条釜溪河。河边有几栋当地人自己修的两层砖房,叶亦舟信步就走进了最近的那户。
一个很老很老的老爷爷坐在一楼的一个藤椅上,叶亦舟不知道他的年纪,只是看到他满脸皱纹,如同在沙漠里风化多年的果子;他的双眼已经浑浊而昏黄,像是装满了人间的尘土;和他说话也没有任何反应。只有呼吸,那一丝可以完全被忽略的呼吸。
这时一个五、六十岁、个子不高、长相精明的妇女走了过来,叶亦舟忙上前说明了来意。
那妇人打量了叶亦舟好一会,说:
“你是想租房?你家大人呢?”
“你家有房吗?”叶亦舟只抛出了自己的问题。
“我家两层楼,我们自己住一楼,二楼是拿来出租的。不过二楼的房间都租满了,只有一个套间的外间,你要吗?”
“带我去看看吧。”
妇人迟疑了一会,但还是带叶亦舟上了楼。
来到二楼的一扇门前,妇人用钥匙打开了房门。
素水泥地、白石灰墙;房间很小,一张只有几块木板拼凑起来的双人床已经占了房间的大部分空间,外加一张陈旧的圆桌,就是房间全部。
叶亦舟坐到床边,却意外发现床对着的窗子正对着釜溪河:虽是隆冬,但绿水悠然横淌而过;而对面河岸上原生态的水草竹木,翠绿可人。叶亦舟完全没有想到,在自己每天往来快三年的地方,居然有如此一隅,竟有如此风景。叶亦舟想到了《秦风》里那句“蒹葭苍苍,在水一方”。
“里面还有一间,不过被你们学校的两个女学生租去了。而且她们往来进出都会经过这个房间,会影响到你。”妇人说。
“我租下了,多少钱?”叶亦舟没有一丝犹豫,直接应承了下来。
而直到叶亦舟把价谈好、把定金付了,那妇人脸上还是一副迟疑的神色:
“你家大人不来,你就定了?”
“定了,下学期开学我就搬过来。“
高三最后一学期的开学当天,叶亦舟就带着一个大行李箱,来收拾房间。
她把家里的一副旧纹帐拿过来挂上,面窗背门,这样别人进出她房间的时候,蚊帐就成了一个天然的隔断;房间空间太小,叶亦舟就索性把床垫高了些,把放在屋角在桌子拉了过来,顶着窗户的那面墙放着,这样如山的书可以堆放靠窗的那边,而坐在床边就可以在桌上学习,省了椅子,还正好面对着窗外的风景;自己从家里拿的行李箱,是个木质的长方体,叶亦舟于是用砖头垫了把行李箱放在上面,正好成了个床头柜,还可以放些杂物。
一个人收拾妥当,叶亦舟对自己的现场布置很是满意,当天放学就直接入住,开始了高考前最后的冲刺。
之后的日子,叶亦舟如打了鸡血的钟摆,准点而自律地生活着。与其他人每晚熬尽灯中油不同,叶亦舟每天晚上九点准时上床,而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剩下的时间除了吃饭,就是学习,连往来食堂、教室、宿舍的路上,也在背单词、记历史。而出人意料的是,如此的重负荷,叶亦舟竟不觉得丝毫的疲累,更觉得无比的充实和兴奋,之前完全云里雾里的几何、函数,也渐渐与叶亦舟亲近熟识起来,不再那么艰涩而不尽人情。
而对于叶亦舟而言,最大的娱乐和忙里偷闲的放松,就是收信和回信。
在校门口的小店前,叶亦舟已经逗留了许久,她在纠结应该选哪款信纸。今天周日,她特意提前从家回到租的房子,为了写回信。
前几天又收到了来自遥远边城的来信,信里问这边春色是否已近?还说那边还在漫天飞雪。作为佐证,信里夹了张照片:一身浅棕色的长大衣;熟悉的面庞在冰雪中依旧俊秀而焕发;最是微微上翘的嘴角旁,那双深深的酒窝,像是能装下叶亦舟的全世界。
终于选定了一套浅草绿的信笺,因为那颜色春意盎然。
回到宿舍,叶亦舟放下书包,正准备拿出信笺,忽然看到桌子表面有些陈旧掉色,还磕磕巴巴很不平整,于是又到楼下房东那里找来好几份旧报纸,仔细摞齐后铺到桌面,然后前后左右摸个遍,确定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