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女生耽美>红藕香残> 锦池只恐散鸳鸯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锦池只恐散鸳鸯(1 / 2)

纪绪他把涮好的肉大都给了暮羽,他自己吃的很少。

不知,他是不舍得吃,还是因为东坡先生的那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其实都不尽然,他是在践行中华文明的一种餐桌文化---敬老爱幼。

纪绪的父亲常年在外,教育子女的重任就落在母亲的身上。

来京城之前,母亲告诉他说:“一个人能不能与之交往,从他踏入酒桌的第一步,就知道了;一个人有多大的情怀,从他落座的第一句话,便明白了。”

最失败的教育,莫过于父母在吃饭的时候说教孩子;但真正的教养,却又在饭桌上。一个人餐桌上的行为,就是他素养的底色。

父母在吃饭时的交谈,对提高孩子的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虽是简简单单的一餐饭:父母在品味人生,孩子在品味父母。一顿饭的功夫,体现的却是一双父母的软实力。

同样之理,纪绪把这种餐桌文化用在教育自己学生的身上。

【一】《原道》韩愈.散文

韩愈云:

“孔子之作《春秋》也,

诸侯用夷礼则夷之,

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

杰克逊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先生,难道就因为回回人和汉人智慧、聪明就能领导世界?”

纪绪说:“当然不是,主要是这两个族群都注重文化,蓝帽回回即便是在流亡的时候,也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渴求。”

“先生认为,世界会大同么?”

“当然会!如果世界不统一,人类便会走向灭亡。”

杰克逊好奇心起,“若真有那么一天,世界大同了,先生希望谁来统领这个世界?”

“这,还真不曾想过,”纪绪笑了笑,“不过,蓝帽回回性格比较刚硬,他们管理世界一定会很严苛;而我们汉人,性格比较柔和----对于事情,总是差不多就行了。但是,我们的‘差不多’可不是随意,它体现了我们文化的包容。”

“包容?”杰克逊问道。

纪绪说:“汉文化的起源,是多元的区域文化融合的结果,其本身,就体现了包容性。

秦汉时期,‘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这种文化的包容特性就愈加彰显。从先秦时起,汉文化虽然强调‘华夷之辨’,但华夷界限,从来都是重文化而轻血统。

当代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大师许衡先生曾经说:‘入夷则夷,入夏则夏。’

其核心的意思是,无论是白色目人,还是黑色目人,只要踏上了华夏这片土地,延用华夏文明,就是中华之子。

友乾也在一旁帮腔说:“就像你杰克逊,虽然长的是黄头发,样子有些难看……”

“谁难看了?”杰克逊不悦地怼了一句。

“你别急呀~”友乾接着说,“我的意思是,外貌形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的做法,你内心的感受-----感受不到,或者感受错了,恐怕就会‘锦池只恐散鸳鸯’了……”

“你打什么岔呀!”杰克逊不悦道,“你不见,我在跟先生学文化吗?”

纪绪笑了笑,说:“汉人的这种重文化、轻种族的观点,对后世将影响甚大。因为,它为各族群间的融合,以及吸收外来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心理素质。

汉代开通的丝绸之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胡汉文化的融合,以及佛教的汉化,都是汉文化包容性的生动体现。

就像我这个南方的汉人,却有着与北方蒙古人同样的复趾,这就说明我们汉人族群是由南北两大起源不同的集群构成的;这也进一步表明,汉民族不是建立在血缘基础之上的,而是以文化认同为基础的民族……像我们这样一个民族,比起你们西方来讲,感觉如何?”

杰克逊说:“这哪能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纪绪道:“重文化轻血统,同样是中华民族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源泉。”

“这蓝帽回回,会不会用他们的思想影响你们?”杰克逊说,“反正我们大秦地界上的各个国家,早已把基督教定为国教了。”

纪绪道:“蓝帽回回不是不想用他们的思想来影响东方世界。

唐朝时期,一位聂斯脱利派的传教士阿罗本[Alopen]从波斯来到长安传教,聂斯脱利派属于一个被基督正统派视为异端的教派。但在中国,它受到了唐太宗的高度礼遇,并由朝廷出钱在长安给他建了一所寺院,称‘波斯寺’,后改称‘大秦寺’。

当时有人称这些蓝帽回回为‘术忽’,也就是瞎忽悠,因为他们总想改变我们的思想。我们汉人的思想,岂是那么容易就改变的?

自古以来,炎黄子孙崇拜是盘古女娲等诸神,在百姓的心目中早已根深蒂固,特别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更是那些传教士难以撼动的。

自唐宋以来,有30多万的蓝帽回回来到华夏大地。非但没改变汉人的思想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