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孩子的归处都已商量好,也已经托人找到了打工的工厂和孩子借读的学校,姜家父母便开始收拾外出的行李,准备出发前往Z市。
“欢欢,以后到舅舅家懂事点,听姥姥的话,眼里有活,多让着表哥表姐。”
在去姥姥家的路上,妈妈对姜与欢嘱咐着。
“……好……”姜与欢低声回应。
爸爸妈妈带着姐姐和弟弟走了,只留给姜与欢一千块钱的生活费。看着爸爸妈妈走远的背影,姜与欢觉得自己被抛弃了,眼泪再也忍不住地如决堤般流出。
姥姥家和奶奶家不在一个村子里,大姐有时会趁着放假步行两公里的路来看望姜与欢,虽然每次相见也只有两天,但那是姜与欢最开心的日子。
渐渐地,姜与欢适应了在舅舅家的生活,舅舅舅妈在县城里有一个小摊子,卖着自家种的水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表姐萌萌比姜与欢大了三岁,她很是照顾姜与欢,不仅每天等着姜与欢一起上学和放学,还把姜与欢介绍给自己的朋友。
每天早上,姜与欢和表姐萌萌早早起床,牵着舅舅家的大狗大黄一起奔跑在田野间地头里。大黄是一只有些德牧血统的狗狗,很是威猛霸气,是舅舅在麦田里捡到的。
寄人篱下的日子总是不好过的。表姐到县城读初中后,叛逆的表哥杨利还没有拿到初中毕业证就退了学,被舅舅舅妈送回了老家。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没妈的孩子像跟草……”
处于青春期的表哥总是拿姜与欢取乐,说着类似“你妈妈不要你了”的话,他只想看见姜与欢的难过和眼泪,根本不在乎这些话对一个离开爸爸妈妈的小孩子的伤害。
“唱什么呢,欢欢,过来这!”
每次舅舅舅妈和姥姥听到后,他们也从不会斥责他,总是让找个由头,让她离开表哥所在的区域。
姜与欢一直都记得妈妈嘱咐的话,从来不敢反驳表哥的话,因为她知道没有人会在意她会不会难过,爸爸妈妈也只会说是表哥在开玩笑,说她不懂事,太敏感、小心眼。
姜与欢只能默默忍耐着。所幸,表哥即将去中专学谋生的手艺,她可以远远地躲开他了。
“呜呜呜……别把大黄卖了……别卖……”
听着大黄被狗贩子用大钳子夹着脖子而发出的惨叫声,姜与欢哭着向舅舅祈求道。
“这是我们家的狗,你妈把你放在这几年了都不把你带走,白白吃我们家的饭,你说不卖就不卖,不卖你给我钱啊??”
舅舅被姜与欢哭烦了,平日里对这个外甥女的不满爆发出来。
是啊,舅舅舅妈要带着孩子去南方打工,姥姥也被大儿子接到北京养老,老房子里的东西都要被清走,也包括姜与欢这个拖油瓶和狗狗大黄。
“……”
姜与欢沉默了,哭泣声逐渐变小,她明白自己保不住大黄,只能任由大黄被狗贩子关在笼子里,她不敢看大黄的眼睛,她害怕看到绝望和委屈……
舅舅一家都搬走了,姜与欢的去处仍然是个问题。姜家父母带着两个孩子租住在Z市的一间小房子里,根本没有条件也不愿带走姜与欢。
“姐,让欢欢来我这吧,还能给我帮帮忙。”
在市里定居的三姨给妈妈打了电话,愿意让姜与欢住在她家,并计划让姜与欢就读她家附近的中学。
妈妈同意了,也说了生活费的事情:“那我给你拿点钱,她的生活费就从中扣,钱不够了我再汇过去。”
三姨在市里经营着一家小吃店,生意很是不错,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也是她发现了大姐姜与月与村里小混混交往的苗头,担心大姐姜与月被人欺负,把事情告诉了姜家父母。
大姐姜与月坦言,她没有读书的天赋,不想再继续读书了,将来也不会埋怨父母不供她读书。三姨就把她带到市里,安排大姐在她家住下。不久后,大姐便找了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离开了三姨家。
小吃店的生意越来越忙碌,三姨想着找个人帮衬着,便提出接姜与欢来市里上学的想法。
三姨家有两个儿子,家里条件也比较好,姜与欢出生的时候家里收成不好,她还开玩笑地说养不了的话可以送给她们家养。
就这样,姜与欢跟着三姨来到了市里。三姨家的房子是两室一厅的布局,三姨夫妻俩住主卧,两个儿子住在次卧,现在姜与欢来到后没有多余的地方住,便在客厅放了一张折叠床,姜与欢就此安顿下来。
“欢欢,把菜洗干净。”
“欢欢,把菜切一下。”
“欢欢,把蘸酱调好了。”
“欢欢,把衣服洗了。”
“记得刷碗。”
任何事情都是有代价的,即便是亲戚之间。姜与欢在三姨家居住,初中也是走读,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都要在小吃店里帮忙,平时也帮着做家务。但姜与欢还是不太敢吃太多饭,舅舅的话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