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2 / 3)

察辞理,反复参验,犹未能决,事须拷问者,立案同判,然后拷讯,违者杖六十···”

拷讯。裴濂听之,侧首望了望文忌年,神色一言难尽。

“···为平刁民,儿臣以为,当设反拷制度,刑讯数满,被拷者仍不承认,应反拷原告,以查明是否诬陷。”

“荒唐。”文忌战虽素与太子不合,但也鲜少于朝堂之中当面辩驳。此番涉及民生,即使有碍情面,却也忍无可忍:“父皇命令明德慎罚,皇兄却欲效仿前朝,重刑重罪。前日刚因一地方官对一老幼子孙用刑,致百姓愤愤,如今再行立法,就不怕多发屈打成招,民怨激起吗?”

“本宫先言,审判必先以情,审察辞理,反复参验。二弟是没听到吗?”太子话锋一转,企图将争执往党争上引:“还是说,我做什么二弟都觉得不对呢?”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住嘴。朕命你兄弟二人共同监国,就是这样吵着监吗?”承帝尚在病中,皱着眉揉了揉太阳穴,神色发愠。一条断案依据之律纷争良久,各部、各皇子意见众多,纷纭不定,甚微棘手。

“你,”承帝微微抬手,指了指五皇子:“老五,你来说说。”

冷不丁被点名,正出神的文忌景不禁一愣,下意识:“啊?”了一声。

重臣们眼色交互,纷纷摇头,神情一言难尽。

“哦哦哦!”他这时反应过来,努力找补:“儿臣认为,大哥二哥说得都对!”

堂下哗然。承帝闻之,一脸恨铁不成钢的模样,却也只能无奈。

“众爱卿还有什么要上奏的吗?”

礼部尚书执笏上前:“陛下,臣以为,应以儒家经典作为断案依据,论心定罪,至善而违与法者面,志恶而和于法者诛。”

文忌年眼皮动了动。礼部尚书是位老者,位中庸,不偏不帮,不涉党争。但思想实在古旧,所言之道虽有理,但难以有效推行,不可全采。

“陛下。”发言者为太子太傅:“臣以为太子所言有理,先以情,后以刑,既有‘以德配天’之志,又不失‘严刑重法’之道,可谓‘德本刑用’,既体恤民生,又不罔悖国法,实为善见。”

太傅巧舌能言,又善引经据典,十分具有说服力。承帝闻之,亦微微颔首。

兵部尚书柴蔚光立即躬身上前:“陛下,老陈认为,勤王殿□□恤民情,照拂老弱,甚有皇家胸怀。身为皇子,就是要以百姓为心,修律用于民,也依于民,若不为民众考虑,即便成文公布,怕是也难得民心啊。”

“柴尚书莫非是忘了父皇郁结的是定罪之律?”太子轻笑:“本宫不反对柴尚书所言,修律的确是要得民心,但若是犯罪者无法查明,一味袒护,难道百姓就不会惧怕此人再犯,民心就不会有失吗?”

看着朝堂激论,文忌年心中细细盘算。太子太傅,自然是长兄一党之人。而柴蔚光为柴贵妃之兄长,便是勤王之舅父,其地位不言自明。

只是可笑,修律明明是一桩正国本的严肃大事,却被这些为功劳之欲,争得面红耳赤。

他们真的认为自己所言更能体恤百姓吗?从父皇休病让太子勤王共同监国之日起,文忌年便隐隐觉得皇兄变了,一些人情的味道,在他身上渐渐的褪去了。

“我现在又觉得太子殿下所言有理了。”裴濂摇摆不定,朝文忌年窃窃私语:“只是反拷确实有些激进,难以接受。可是勤王殿下太过优柔寡断,句句说不到点子上。如此,殿下真的不打算说两句吗?”

“子恕。”承帝见二人私语,恍如才想起来这个儿子般开口:“你来说说。”

文忌年微怔,然后起身,行至堂前:“父皇既要改革,势必因一味德治无法在现有国情中继续推行。故儿臣以为,大哥所言有理,但···”他下意识的望了太子一眼,犹豫几番,终是开口:“但严刑拷打,非但不利查清真相,反而易造成冤假错案。儿臣以为,反拷制度绝不可取,至于断罪依据,若赃状露验,理不可疑,虽不成引,即据状断之。拷讯可留,却不可全留,仅对证据确凿、狡辩否认之案件,经过拷讯仍不认罪的,亦可据状断之。另,关于二哥所言,可行恤刑,秉承儒家矜老恤幼理念,对古稀老者及幼童禁止刑讯;同时并行存留养亲,对于孀妇独子留养承嗣,用以继后。如此,一保民心,二保渂朝兴旺,得以长久。”

······

今日散朝早。文忌年奏后,承帝未再听取其他意见,直接定了这“断罪律”。太子匆匆与太傅告别,起身追至殿外。

“子恕。”

文忌年闻言站住。

“如此大事,你怎的不事先和我商量?”太子神色发愠,却显然因手足之情有所顾忌,硬硬的压下了火:“还好最后父皇命你承办此事,没有落到文忌战手中。”

依照往常惹了兄长生气,文忌年一定会先向其行拱手礼,再自言臣弟知错,或是臣弟愚钝。但今日之事,他思忖再三,还是忍不住开口:“可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