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看到奏报以后,长孙无忌就忌惮不已,一直考虑该如何把这个新秀给按下去。 这样一个妖孽的人物,长孙无忌怎能让他出现。 只是有些琢磨不定李二陛下的态度,让长孙无忌一直不好出手打压,可现在已经到了不出手不行的时候。 毕竟,如果照此情形发展下去, 不用几年,杨帆这小子的羽翼一旦丰满起来,不要说儿子长孙冲了,即使是他自己也不能再与其争锋。 虽然有以大欺小之嫌,但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长孙无忌也顾不了这么多了。 这番话说完,长孙无忌便偷偷的打量着李二陛下的反应。 可惜长孙无忌却看了个寂寞,因为李世民的面容根本没有一丝变化, 好像对于自己的打压根本没发现一般。 不过长孙无忌的行为却让房玄龄等几位大臣颇为不解。 虽然杨帆极为受宠,但以杨帆的年纪和资历,如今根本威胁不到长孙无忌才是,怎么现在就放下身段出言打压。 难道仅仅是为了让大家把视线从侯君集转移到杨帆身上来? 能够坐在政事厅的人,哪一个不是绝顶聪明之辈,对于官场的各种道道也知之甚详。 虽然众人刚开始略感诧异,但只要加以思索便恍然大悟。 长孙无忌如此不顾身份的打压杨帆,当然不止为了让大家把注意力从侯君集身上转移过来。 毕竟侯君集做的事证据确凿,想要狡辩也不可能,而且长孙无忌也犯不着为了候君集而得罪一个潜力无限的新勋。 那就只有另外的原因了! 显然是长孙无忌感受到了杨帆的威胁! 当然,如今杨帆与长孙无忌的地位相差着十万八千里,底蕴更是拍马也赶不上,自然不可能威胁到长孙无忌。 唯一可能就是觉得杨帆挡住了他儿子长孙冲的前程,掩盖住了长孙冲的优秀, 他要把杨帆这颗茁壮成长的树木给拨掉。 这让众人有些意外, 不知不觉中杨帆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了吗? 想想一直以来杨帆的所作所为,无一不让人惊世骇俗, 只是他们与杨帆没有利益纠葛, 没有过多去想罢了。 像与杨帆较好的房玄龄、李绩等人, 心中不由发出感叹,能让长孙无忌这个老狐狸如此紧张,的确让杨帆足够骄傲了。 年轻一辈当中哪有人能得到长孙无忌这般重视。 不过,李绩等人根本没想着出言帮衬,反而就像是没听到一样,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模样。 因为他们知道,杨帆的最大靠山并不是他们,而是李二陛下,也只有李二陛下能够决定。 一时间,政事厅再次沉寂了下来,只见李二陛下闭目沉思,无悲无喜,根本看不出喜怒哀乐,反而下意识的将手指在书桉的桌面上敲击。 李二陛下早已把帝王之术琢磨得炉火纯青,他又怎会看不出长孙无忌所顾虑的? 作为自己的大舅哥,又是自己倚重的重臣,李世民不由得仔细权衡他的话, 若是换了另外一个人,即使直接打压一番也不算什么大事。 毕竟大唐的年轻才俊多的是, 即使毁了一个也不觉得什么。 但是这件事牵扯到杨帆, 让李世民有些为难。 不说那日进斗金的大唐商会,不提那亩产五六十石的瑞祥,单单只是这次出征吐蕃,李二陛下就绝对不容许按照长孙无忌的想法这么做。 理由很简单,以几千兵卒大破吐蕃几万大军,而且是两次正面迎击,这种战绩即使是李靖也从来没有做到过。 在马上取得天下的李二陛下当然深刻的知晓几万铁骑的冲击威力有多么恐怖。 在奏折中写的清消楚楚、明明白白,杨帆能带领几千人硬杠吐蕃几万铁骑,还能大获全胜,就是依仗轰天雷的应用。 虽然不知道轰天雷是什么,也不知威力如何,但从战场的描述来看,这绝对是克制骑兵的最有力武器。 自己若想成就千古一帝的霸业,在有生之年把高句丽纳入大唐版图,绝对还要依仗杨帆。 把他给弄下去,简直就是自废武功,李世民还没有昏聩到那种地步。 更主要的是,李世民了解杨帆的性格,如果真惹毛了这小子,他才不管你是不是皇帝。 因为这小子重亲情而轻尊卑,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想用女儿锁住杨帆的原因。 想到这儿,李世民摆手说道:“对于杨帆违抗军令一事,今日暂时搁置,诸位爱卿先议一议侯君集之罪,到底要不要撤职押解回京?” “陛下,忠义侯犯了如此大罪,怎能不先行处置?”长孙无忌有些愕然,气急败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