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举汉> 第八十五章 囚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五章 囚徒(1 / 2)

庞统初次听闻诸葛亮谈及刘仲达之名,他还是一个明不见经传的人,然而时至今日,襄阳南北士人,谁不闻刘仲达大名?

刘仲达字写得好,诗作得好固然令人钦佩,但真正使庞统服气的是刘仲达准确预言到了天子东归,这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而且此人和他同龄,今年才十七岁,除了叹服,庞统无言以对。

诸葛亮一路而来,激荡的心情已经慢慢平复下来,除了预言天子东归,刘景当日酒宴上还曾点评天下诸侯,言语中多有贬斥之意,几视天下英雄如无物。

也不知在他心里,有谁能配得上一声赞许。

蓦然间,诸葛亮心中闪过刘备、曹操两个名字,这是刘景当日唯二没有谈到的关东诸侯。

难道会是他们吗?

庞德公忍不住感慨道:“此子之才识,实乃天下罕有。只是据孔明所言,此子之前曾游学襄阳二载,拜在宋仲子门下,为何一直默默无闻,名声不彰?”

庞统亦颔首说道:“之前确实从未听闻刘仲达之名。”

这也是令诸葛亮感到疑惑的地方,刘景归乡不过两个月,已是名冠长沙,以其才能,何以在襄阳两年间始终不为人知?这其中莫非隐藏着什么秘密不成?

…………

长沙地处偏远,消息相对闭塞,十一月都快过去一旬了,才得悉天子东归的确切消息。

有识之士闻之莫不欢欣鼓舞,议论滔滔,整日期盼关东诸侯能够尽快迎大驾于弘农,复宗庙于洛阳,重振汉家威仪。

刘景因为预言成真,在杜袭、桓阶、桓彝、刘蟠等人心中引发了巨大波澜。即使是关系较为一般的桓阶,连日来亦屡次相邀,两人常于吏舍炳烛畅谈至深夜。

十一月十二日,刘景休沐,受杜袭之邀,去其家做客。

长沙入冬以来,常有雨雪天气,刘景衣帽穿戴严实,乘马出郡府,经由北郭门,跨越浏水,行出十数里,便顺利抵达杜袭的居所。

杜袭乃是举家迁居长沙,太守张羡素闻其名,不仅拨给田地,赐予耕牛,更为杜袭及家人修建屋宇,如今其一家过得谈不上多么富足,却也衣食无忧。

杜袭迎之于门前,见刘景乘马而来,笑问道:“仲达,今日雨雪交加,为何还要骑马?”

刘景利落的跳下赤骥之背,手抚马颈,笑回道:“这是乱世保命之技,我本就马术不精,不能不严加苦练啊。”

杜袭笑道:“我看这不是保命之技,而是平天下之技。”

刘景将马缰交予杜氏家仆,随杜袭走进室中,摇头笑道:“我今不过一市之长,辖不过数百步,何言平天下?大兄这话私下说说无妨,若是被外人听到,岂不惹人耻笑?”

杜袭正色道:“仲达虽然仅止百石小吏,然而你之才志,我心中一清二楚,不必过于谦虚。”话语稍顿,杜袭又道:“仲达,你继续留在长沙,一身才华难以施展,今天子东归,社稷复兴在望,正是英雄有用武之时,不若等到时局稳定之际,随我一起北上,效力于天子阶下,匡扶汉室,一展抱负,岂不快哉?”

说罢,杜袭双目紧紧盯着刘景。

刘景沉默良久,开口道:“如今天子尚未脱离险境,时刻受到凉州诸将威胁,关东诸侯互相倾轧,争权夺利,未有援手者,局势一时难见明朗,现在谈论北上还为时过早。”刘景纵然说得委婉,可话中意思已经表露无疑,他不愿离开长沙。

杜袭心里暗叹,他对此并无意外,与刘景相识以来,其从未展现过离开长沙之意。继而笑道:“光顾着谈话了,仲达,酒已热好,快饮几杯驱驱寒。”

刘景颔首,身上确实有几分寒意,取勺从酒翁中盛了一杯酒,一饮而尽,胸膛一片温暖。

众所周知,当今之酒度数极低,味道寡淡,而刘景所饮之酒度数颇高,口味清香纯正,醇甜柔和,甚是爽口,只要喝过这种酒,再饮前者,便如饮水一般。

此酒正是他依据后世之法研制出的高度酒,当然,这个高度是相对的,大约也就十几二十度左右,即使如此,亦远胜汉酒,一经面世,广受好评。

刘景与杜袭边饮边聊,因酒的度数偏高,无法像以前那样欢饮竟日,日中一过,刘景便已有了几分醉意,当即停下酒杯,不敢再胡饮,起身和杜袭告辞。

刘景乘赤骥沿着湘水东岸南行,任由雨雪拍打脸颊,因醉酒而混沌的头脑不由为之一清。

随着临湘在望,前方出现一支数百人的队伍,里面除了数十名吏士,其余都是蓬头垢面,衣衫褴褛,身负枷锁的囚犯。

如此规模的徒刑队伍,堪称罕见,不止刘景,临湘百姓亦大感好奇,不顾雨雪天气,纷纷赶来围观,里里外外围了好几层,足有数百人之多。

刘景牵着马刚一靠近人群,立刻就被人认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