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举汉> 第三百零三章 内附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零三章 内附(1 / 2)

“若兴兵不是以礼义为根本,即使能够得逞一时,也绝难长久。刘表不顾国家危难,只顾个人私利,妄自兴兵荆南,失败是迟早的事。”刘景笑着摇头道,“不过话说回来,若没有这场大洪水,北军亦不致败得如此之快。”

单日磾道:“‘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这场大洪水,如同天罚一般,将北军一扫而空,这不正说明刘君乃是上天所佑之人吗。”

看到单日磾在自己面前引经据典,刘景心里颇觉有趣,他麾下众将,有单日磾这个文化水平的,估计一只手都凑不出。

“如今北军尽没,临湘业已收复,将北军残余彻底逐出长沙,只剩下时间的问题。”刘景感慨道:“长江以南,皆入我囊中,总算能稍稍施展拳脚了。”

单日磾道:“刘君心怀大志,昔日势小,不足以伸张,如今据有荆南,自当展志雄飞。”

刘景微微颔首,问道:“翁叔,你日后有什么打算?”

单日磾自然知道刘景话中的意思,以前荆南局势不明,刘景势力也比较弱小,单日磾即便想要带领衡山部众归之,刘景也没能力接收。因此一直以来,单日磾算是一个较为独立的势力。

现在就不一样了,刘景据有荆南,几乎成为定局,其势力横跨数郡,地方千里,户口百万,毫无疑问已是一方诸侯了。

而单日磾,从他改名字就可以看出,他乃是一个有雄心抱负的人,在衡山称王称霸实非他所愿,效仿金日磾,以蛮夷之身,立不世之功,才是他的理想。

刘景,就是他的汉武帝,因此单日磾毫不犹豫地回道:“我这条命乃是刘君所救,我能有今日的成就,也皆是拜刘君所赐。如刘君不弃,我愿率数万衡山部民,归于刘君麾下,为刘君冲锋陷阵,平讨不服。”

“哈哈……”刘景大笑着说道:“这正是我求之不得的事啊。”

东汉以来,长江以南诸郡人口,相比于西汉时期,简直堪称“爆炸式”增长,少者人口连翻两三倍,多者翻了七八倍不止,一方面是汉民的自然繁衍,另一方面,则是与本朝执行的“徽外蛮夷内附”政策有关。

远者不提,就以近几十年为例:

顺帝时期,荆南的武陵郡太守李进上书,认为蛮夷归顺汉朝已久,可比汉人,应增其租赋,朝中天子及百官议者都认为可行,只有虞诩认为贸然增加税赋,必会导致蛮夷怨叛。天子不听虞诩劝告,结果岭南蛮夷果然杀吏反叛,大乱持续长达数年之久。

桓帝时期,扬州丹阳郡宣城县长抗徐,将森林远薮中“椎髻鸟语”之人大量移徙至县城附近,编户齐民,后来担任长沙太守时,同样招诱大量荆蛮内附。

灵帝时期,交州郁林郡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十数万乌浒蛮人,并在郁林郡西部一口气设立七个县,来安置他们。

长沙、零陵二郡顺帝时人口曾一度突破百万之数,然而零陵郡汉民只占总数不到四成。长沙郡稍多一些,也只是过半而已。

匆匆六十年过去,大汉帝国持续不断衰败,直至彻底失去对长江以南诸郡的控制力,长沙、零陵郡内曾经内附的荆蛮多已散去,而今在籍者不能有数万。

乱世之中,人口最珍贵,人口越多,能够征到的赋税就越多,能够招募的兵力也就越多。

当汉民人口短时间内无法大量增加时,吸引蛮夷内附,对统治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蛮夷贡献的赋税虽远远少于汉民,可他们却是优质的兵员。

三国之中,魏国骑兵部队大量使用乌桓人、匈奴人。蜀汉军中也有数以万计的南中夷人、青羌。东吴就更不用说了,山越是其兵力主要来源,没有之一。

刘景早有利用单日磾收编衡山荆蛮的打算,当年他不计代价全力资助单日磾回衡山报仇,未尝没有这个原因,多年的布局,到了今天终于获得了回报。

刘景心里非常看重单日磾,这与两人深厚的私交无关,后者心慕华夏,汉化极深,并且有着强烈的上进之心,日后刘景有意让他率领“熟蛮”,征讨山谷之间,不肯宾服的“生蛮”。

刘景让人取来荆南地形城邑图,铺陈于书案上,手指在长沙西部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对单日磾道:“这里乃是长沙郡西部,范围北及益阳,南达昭陵,东起临湘,西至(武陵郡)辰阳,方圆数百里土地,山谷河流众多,蛮夷质野不驯,凶恶异常,素来不与中国相通。我准备拜你为长沙西部都尉,治理此地。”

单日磾眉头不觉皱起,长沙西部都尉是比两千石武官,他一介荆蛮,能够担任此职,不难看出刘景对他的信重。

可问题是,长沙西部这块地方,可谓是穷山恶水,不比衡山强多少,正待开口,便听刘景又道:“当然,要想治理此地,绝非易事,策略不宜太过激进,必须要稳扎稳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