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历史军事>从李元芳开始> 第八百七十九章 方腊急了,让他急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百七十九章 方腊急了,让他急去!(2 / 3)

br>
方腊颔首:“以两位大才,我确实放心,然援军粮草,也不可缺,此番乃生死存亡之刻,万万不可有半分迟疑!”

王寅立刻明白言下之意,真要粮草不济,搜刮百姓也在所不惜,脸色稍变,低声道:“圣公,如若取胜,也可转为谈判结盟,稳住燕军,争取发展良机!”

自古本来就是北强南弱,如今燕国虽然还未尽收北方,但也只是时间问题,而方腊在南方仅仅占据一路,双方实力差距太大了,一场战争的胜负根本无法逆转。

别的不说,就算方腊将广信、镇戎两军全歼在襄阳之外,河南很快又能抽调预备役兵源,组建出两支大军,反观方腊这边,一旦搜刮百姓,破了仁义之名,那就是动摇己方根基了,所以王寅才有这一说。

方腊也很清楚这点,但想到明尊所言,心中已是确定无疑:“那林冲得了简王和衣带诏后,已是自认正统,将我视为他统一天下的关键威胁……此人是有眼光的,却终究是晚了一步,我方腊在南方已得人心,早非池中之物!”

“当然,他也早了一步,雄踞中原大地,居于燕云王宫,一道王令下达,大军开赴,何等威风!”

“可此人或许忘了,当年他也是转战北方,身先士卒,才有了如今的辉煌,天下大乱,英雄辈出,鹿死谁手,犹未可知,现在轮到莪方腊在南方崛起了!”

如果没有志向,岂会出来争龙,方腊这番话说得铿锵有力,自信满满,着实鼓舞人心,王寅也不禁为其所感染,王庆更满是敬佩,学习这种逆境中的胸襟气魄。

而方腊想到自己的称王,五指缓缓收紧,仿佛宏图霸业,尽在一握之间:“襄阳之战,我要终结燕军战无不胜的神话,让南楚的称王大典,四方来贺,震动天下!”

……

“本来以为方贼会星夜兼程,没想到不紧不慢,现在才来,这方腊是有水平的!”

收到斥候通报的徐宁和张清来到襄阳城头,开始观察来敌。

半晌之后,原为京城禁军的徐宁道:“方腊军中应有不少是禁军厢军,民兵短时间内受训,不会有这份阵势……”

张清微微点头道:“那就是驻扎在荆湖的荆门、汉阳、武冈三军,被方腊收编了?”

徐宁道:“八九不离十,这位自号圣公的起义军首领,果真不容小觑,我终于明白殿

。下要两军此时南下的用意了,真要拖久了,此人恐怕还真会成了大势!”

宋朝是募兵制,并非隋唐的府兵制,它招募的百万士卒,虽然精锐连十之一二都勉强,又要除掉吃空饷的人,但终究还是有数十万大军的,这些人至少也是专职士兵,常年受训,自然比起普通老百姓要强得多。

所以趁着宋廷大乱,收编了正规军队的方腊,民心稳定,麾下良臣猛将,人人效力,其综合实力不仅远超历史,与水浒原著里的那位相比,也是犹有过之的。

“燕军这是带了多少役夫?居然如此快地将襄阳加固成这样,护城河也拓宽了?”

城墙上两位指挥使居高临下,观察着徐徐推进过来的方腊大军,方腊也极目远眺,看着远方巍峨的城墙,听着斥候回归后禀告的情况,脸色变得越来越凝重。

他知道,燕军入驻襄阳后,肯定会修缮城池,加强防御工事。

但问题是这些工作不是仓促为之,需要大量的人手。

之前刘法的两万西军入驻后,进度就很缓慢,因为百姓生怕被朝廷抓为免费的差役,纷纷外逃,后勤补给也只是勉强支撑,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西军亲自上阵,修整城墙,扩宽河道,干得精疲力竭,敌人来了后还如何招架?

所以在辅兵不够的情况下,西军只能慢慢进行,结果燕军一接收,进度条瞬间飙得飞起。

不仅有专职的工匠带领民兵整修,还有百姓参与,两万精兵则养精蓄锐,静待大战。

方腊并不知道具体分工,但看到城墙的规整,已是心头一沉,再听说那护城河居然拓宽了近一倍,约有三十丈的距离,更是心惊肉跳起来。

三位国字辈的大将军厉天闰、司行方、庞万春,也策马而至,凝声道:“圣公,贼军城高池深,防备坚固,我军中攻城器械远远不够,是否传令调派后方工匠来此,速速打造攻城器械?”

方腊迟疑了一下,咬了咬牙:“调派工匠,竖起大纛!”

三将懔然:“是!”

调派工匠本就是应有之事,而当一杆大纛高高竖起,就代表着此战的核心,在第一日起就直接展现出来。

方腊的原定计划是,先行攻城数日,佯装不克,你来我往,铺垫完毕后,最终竖起大纛,引得对方出城。

但看着这样的城防加固,实在难以淡定,更不敢拖延,直接亮出身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