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3 章(2 / 2)

息了,要等到下午两点才上班。慕仲兰分别给排在自己前、后的人和孙雅茹爸爸交代了一下,要他们照顾好自己的队伍并耐心排队等候,她到城里去想点别的办法,他们都欣然接受。

于是,慕仲兰来到临洮县电视台,找到陈东明,把上粮遇到的情形和自己的担心给她说了,问陈东明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农民们反映或者解决一下。

陈东明听后,说这个事情她和同事们听到过一些,但没有直接的证据,因为既不归他们管,又不是值得宣传报道的东西,所以就一直没有反映过。

慕仲兰听了,心里一凉,“那就没有办法了吗?”

“彻底解决的办法暂时不好想,也救不了你室今儿个的急,不过,我倒是可以通过正面宣传报道的方式,帮你和孙雅茹爸爸等把今儿个上粮的问题先糊弄过去,毕竟有我室电视台的人摄像和现场采访,粮站的人肯定不会为难农民的。”陈东明把握十足地说。

“那也行,不过,你要想办法保证孙雅茹爸爸也把粮交上了以后,你室电视台的人再走,要不然我还是不放心。”慕仲兰说。

“没问题,等上班后,我室还要办外出采访手续什么的,想早也早不了。”陈东明说。

慕仲兰接着和陈东明就有关细节稍微对一下后,便回到了等候上粮的队伍,和孙雅茹爸爸等耐心地等着粮站重新开门收粮。

烈日火烧火燎地炙晒着大街、小巷和粮站,一丝微风也没有,不多的几棵白杨树都耷拉着叶子,无精打采地兀立在道旁,排队等着上粮的农民们心急如焚,即使找到地方躲避阴凉的人,也在不停地擦拭着头上不断滚落的汗珠,不停地往粮站内或收粮处打望。

天气真是闷热啊!

两点过后,收粮又开始了,和上午一样,还是只开了一个收粮口,要求的标准也没有降低,收粮速度依旧很慢,好多农民的麦子仍被直接判定为不合格。

怨言、争执、愤怒和哀叹不停地在粮站内外滋生并传染着。

等到将近四点钟时,一辆临洮县电视台的采访车经过排队等待上粮的农民们身边,驶进了粮站院内。

虽然排队等待上粮的农民们没有留心到这个细节,或者他们看到了,但没有引起什么联想,也就无动于衷,继续心情焦躁地排着队,但慕仲兰一看,就知道是陈东明果然说服县电视台和粮食局的领导来粮站采访了。

于是,慕仲兰给排在她前后的人交代一下,沿着排起的架子车队,向粮站里面走去。

进了粮站后,右转过弯,慕仲兰就看见陈东明穿着合身得体的职业装,手持话筒,正对着摄像机侃侃而谈:

“各位观众,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临洮县粮食局北关粮站。今年我县小麦取得前所未有的大丰收后,广大农民的公粮上缴热情非常高涨,为了保障公粮收缴任务早日完成,北关粮站……”

随着陈东明的现场解说,慕仲兰就看到粮站里面的三个收粮口都全部开始收粮了,而且所有拉来的麦子全部被判定为合格,上粮速度明显加快,粮站工作人员主动热情地帮正在上粮的农民解开一个个麻袋,并盛赞他们拉来的麦子质量非常高,上粮农民脸上不由地露出了开心的笑容,粮站里面的人还推出一个大保温筒,微笑着向排队等着上粮的农民们递上了一杯杯温热的茶水……

好一派欢乐喜庆的公粮收缴场景啊!

看到这里,慕仲兰赶紧回到自己排队的地方,拉起从杨天星家借来的架子车,和心情大好的人们一起,以比先前明显加快了十几倍的速度往粮站方向挪移着。

没过多久,就轮到慕仲兰上粮了。

这时,陈东明不知道到什么地方去了,两个电视台的工作人员肩扛摄像机,仍然拍摄着收粮处的情景。

一个粮站工作人员示意慕仲兰把架子车拉到3号收粮口,慕仲兰把架子车拉到3号收粮口后,一个身体强壮的高个子男工作人员主动走过来,帮她把麻袋在架子车上立起来,解开绑麻袋的细绳,手伸进麻袋扒拉几下,抓出一把麦子来看了看,冲窗口里面高声喊道:

“优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