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蛮军不日将攻城门。”士兵冲进营帐中汇报。
沈将军挥一挥手:“嗯,知道了,下去吧。”
“来,你们看这里。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以山峰做挡,可以形成一个三角围攻之势。定叫这群蛮人有来无回。”
“将军,我们的粮草目前还剩两周的时间。”一个副将出声说道。
沈父:“我们的粮草还有几天送达?”
沈元翊:“还有五天。”
沈父一拍桌子:“五天,军队再等五天时间够了。传令三军,全军三天后出发深渊岭。”
众将士:“是!”
出征前一晚,钱昇看着小南,像看到自家去世的弟弟般眷恋:"小南,我们的信鸽要用传递情报,要劳烦小南帮哥哥寄封家书回去好不好?”
小南:“好,副将要寄哪里啊?
钱昇:"嗯……从军营出发,往东五百里就是梨镇,在那有家钱字号商铺,给那的东家。”
“小南定不负副将使命,准时将家书送到。”
钱昇:“好,快出发吧,快去快回。”
钱昇看着小南的身影消失在夜色里,目光久久驻足,不曾离开。沈元翊拍了拍钱昇的胳膊:“别看了,这孩子会健康平安长大的。”
小南不知道的是他这一分别,竟是与钱昇的永别,而那家信其实是一封嘱托信,梨镇钱字号商铺是钱昇留给小南最后的礼物。
这一场战役是在五月三日发生的,后世史官记录这场战役为伍叁战役。
小南离开第五天,军队抵达深渊岭,战后第七天。
“粮草呢,为什么还没有送达?”沈父质问着送粮草的军官。
军官颤颤巍巍:“回将军,信鸽,信鸽失去了消息。我们,我们也不知道粮草到了哪里。”
沈父重重锤了下桌子,此时的他渐渐是意识到了什么,抬头看向天上的太阳。
战后第十三天,粮草全面断绝。而沈父所率领的军队靠着啃树皮,喝雨水,坚持了二十五之久。
战后最后一天,沈父和沈元翊还在坚持着,鲜血染红了他的战袍,手里拿着佩剑,逆着光背着身影面对着敌人。
沈元翊拼死抵抗,不知杀了多少敌军,眼前一片血红,最后因体力不支,后背被砍了一刀。
一口鲜血吐在甲胄上,看着战场上尸横遍野,直起身继续绞杀前面的敌军。
随着战场上倒下的士兵越来越多,沈元翊心中的难过越难以发泄,他只有拼了命地战斗才不会好似才不让那些将士白白牺牲,
那些随军入伍的士兵最小不过六岁,却因粮草不足,活活饿死在战场上,被敌人乱刀砍死。
看啊,越是想要拼死守护的百姓,战友,越无能为力。当真是贻误军情,粮草供应不及时吗?
坐在那高堂上的圣人,看似温柔真诚以待人,为国为百姓生活劳心劳肺,难道真的对这里所发生的一切一无所知?
寒冬腊月,数九寒夏,在边关苦守数年,开疆扩土,却被那些身在朝堂里的那些高官眼红,在皇帝身边寥寥几语,引的圣心猜忌。
呵呵,圣心难测,圣心难测啊!
沈元翊撑着剑,一步一步背靠着石头,看着遍野的尸山血海。手紧紧握成拳,数十支尖利长矛刺进沈元翊的身体里。
在沈元翊最后合眼前,看到的是满山的枫叶红,轻声呢喃“安安,对不起。阿玉哥哥食言了,来年这里一定是硕果累累吧。”
宋家那个十六岁便上战场,屡建奇功的宋小将军。十年沙场,守护了无数边疆百姓,最后被敌军万剑穿心而死,最后要寄给其未婚妻沈知安的信也随风飘走,手里紧紧握着精心为她打造的簪子,而其佩剑也不知其踪。
玉簪摔在地上,碎成了四分五裂。
那张带血随风飘走的信上:
“吾妹知安亲启,安安当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或许已经在班师回朝的路上了。秋季的枇杷果熟了,等打完这一仗,阿玉哥哥回去给你做枇杷糕,此战凶险异常。若胜,边疆太平,百姓合乐。若败,死而无憾。只是要辛苦安安忘了阿玉哥哥,好好生活,活下去!”
最后三个字的笔迹异常深刻,和这一封信一起的还有那只用和田玉打造的簪子,只是没有机会送出去了。
后来,本以为是沈元翊率军平安归来,宋知安和数千将士的妻子,父母,孩童却在城门迎接归来的是一口口棺材。
一些尸骨无存的将士由战马带回日常所穿衣物。这场战争前前后后近出征五十万将士,归来不到八百,幸存的也仅是伤老病残。
红衣送君出征,本以为是新嫁娘,却是白衣迎君骨,英魂还故里。
那些战败的蛮人贡献土地,贡献美人,据说宫里多了一位异域贵妃,当今圣上下令赋京城内禁止发丧。
为安抚战死将士的家眷,普通百姓家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