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雨过天晴,阳光明媚。少女照样像之前一样,在院子中照顾种植的蔬菜。少妇像往常一样纺线。理查德.斯托克 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到田间劳作。那时候,没有幼儿园,10岁的小保罗跟着乡下的小朋友去外边的田野上玩去了。
伊文捷琳.斯托克 在院子里晒干菜。准备把秋天收割的蔬菜晒干,一家人冬天吃。
突然,黛丽丝对伊文捷琳.斯托克 说:“孩子,家里的盐快没有了。你去城里买一点吧。”拿出带着体温的5便士钱递给伊文捷琳.斯托克 。伊文捷琳.斯托克 点点头。那时候,村里没有小卖部,即使买盐这样最最常用的日用品 ,也需要进到城里去。生活很不方便。
“妈妈,我也要去”这时候,小扫罗从外边玩过后,回来了,呼喊着。他已经玩腻了在田野里和小伙伴们玩的各种游戏。
“听话,城里边有偷小孩的。你被偷走,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黛丽丝在小扫罗脸上深深一吻。
伊文捷琳欢欢快快地到了村口,等到一辆马车,给了一便士,坐上去。她非常喜欢到镇子里去。每次到镇子上购物,就为单调如水的乡村生活增加调味品。路上风景很好。路边金色的油麦已经成熟,阳光在麦田上踱步。水塘微微有着波纹,如同姑娘的发辫,云朵如同轻盈的纱巾,倒影在宁静的水塘。如同给发辫上罩上了纱巾。水塘边的垂柳的倒影,对着水塘的镜子梳妆。一排排柳树,每一株柳树都是一首个单词,在池塘边连城优雅的诗行。
清风徐徐,吹着她的秀发,飘逸飞扬,如同飞扬的思绪。她的心如出笼子的鸟儿。毕竟一般除了过平安夜圣诞节、复活节,采购东西,一般不会进城里去。毕竟还需要来回两个便士路费。家境的窘迫,让少女那飞扬的心被无情地禁锢。土生土长的这片土地,给自己童年的乐园。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是还是富有诗意。
17世纪的英国小镇,似乎还没有唐代的长安、宋代的汴京繁华。尖尖屋顶或是圆圆屋顶的西式建筑,有的尖尖的塔如火箭,圆圆的屋顶如同倒扣过来的碗。两边各种商贩分别罗列。还有教堂,高大,尖屋顶,楼顶上有大钟。
路上,形形色色,不同社会背景,不同地位的人。有挑着扁担的卖货郎。一边被重重的扁担压得直不起腰身来,一边扯破嗓子吆喝着;有穿着褴褛的驮着背的老婆婆,拿着长长棍子,向前探着,拾荒。那颤颤巍巍的样子很让人心疼;有拉着煤车的车夫,汗流浃背。有中层阶层的行人,穿着灰色或青色的布褂子,个别的穿着长衫。在街上匆匆走过。有贵族的少爷穿着层层褶皱的托嘎,将三分之一留在前身,其余部分从胸前向左肩披过,经背后绕至右腕 或右腋下,经过胸前再搭回到左肩,并将剩余部分向背后垂下。陪着肩带戴着金环或大珍珠装饰。头上戴着珠光宝气的帽子。
有的披着小斗蓬,是用线绳将布料从左肩绕到右腋,布料一端返折盖住线绳,并在左肩上以别针固定,斜披在肩上,形成密密的褶裥,极富韵律感。时不时有一辆马车经过,前边赶车的车夫一般穿着黑色的粗布布褂子,挥动着鞭子。马车的车厢顶部是曲线边缘轮廓的车盖,随着马车向前疾驰,垂下的帘子随风荡漾,如同仙女的衣袖飘逸。
有时候,一队羊群经过,那些披着雪白“衣衫”的羊,不整齐的队伍浩浩荡荡走过,“咩咩”的叫声经久不绝。
还有时候,皇族的马队经过,气势宏大。马上配有金色马鞍,坐在马上的皇族卫队,拿着长枪,戴着弧线的尖尖的黑色的帽子,黑色,更加显得肃杀之气。各个威武雄壮,气势不凡。
伊文捷琳好久没有过来了,便进了服装店。看着那些坠着珠宝的纱裙子真的非常美艳动人。哪个少女看见喜欢的衣服以及装饰不会芳心一动?伊文捷琳禁不住诱惑,便去试一试。伊文捷琳.斯托克 穿上了纱裙,袖子在肘部有蕾丝边,袖口是紫荆花一般岔开的。胸部是金光闪闪的金丝花状,腰部和下摆都有珍珠坠子。白色,配上伊文捷琳.斯托克 白皙的皮肤,金色的秀发和标志的五官,美妙绝伦。伊文捷琳穿上裙子,真是在她的天然淳朴的美貌上锦上添花。
伊文捷琳望着镜子中的自己,露出惬意的笑容。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当自己的价值、评判鉴定中的位置达到一种很高的标准或者预期。也就是,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有价值的时候,是最幸福的。无论是自己天生丽质或者卓越的才华,或者什么样的尊贵地位,当社会的价值标准给自己的价值赋予比较高的评判标准的时候,心底就会流淌出莫大的满足感。
店里老板还打趣:“姑娘,你天生丽质,配上这件裙子,美艳动人。怎么样?买下了吧”憨厚的伊文捷琳.斯托克 满面羞愧:“我只有4便士,还要回去的路费。”老板叹口气:“美丽的姑娘啊,可惜就是太穷了。”
伊文捷琳恋恋不舍地脱下裙子,向盐铺走去。她一边走一边回味着自己穿上漂亮裙子动人的样子。如同回味蜜汁。
可怜的小伊文捷琳到了盐铺,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