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赵国朝堂上的赵嘉张了张嘴,神色有些复杂。
自从上次赵王迁在朝堂之上喝止了他一次,就彻底让他心中明白,他对于赵王迁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而且他听闻最近赵王迁与郭开走得很近,这让他心中替赵王迁担忧,但又无从帮忙。
此时他称呼赵王迁,已经和众臣一样,变成了大王。
“兄长,你有何高见?”赵王迁虽然对赵嘉有些忌惮,不过在朝堂之上,他还是可以给予对方一些尊重的,以示兄亲弟友。
“我们现在的确是要做出应对,目前武城有扈辄坐阵,不过扈辄将军的机变能力终究和大将军相比,还是差了一些。若让他带领大军抵挡秦军,恐怕略有不妥,臣怕万一有个闪失。”虽然明知道赵王迁不相信他,但赵嘉还是要将自己的想法给说出来。
“哦?”
“臣觉得,现在我们当务之急,就是要将李牧从边境奇召回,让他来带领大军,对阵桓齮,并主持朝政大局。只有如此,才能避免我赵国有太大的损失!”赵嘉咬着牙说道。
赵王迁再次听到李牧,心中莫名有些烦躁,在心底,他有意无意,已经将李牧归到了赵嘉的势力当中。因此,赵王迁直接说道:“秦国也就向我赵国出兵二十万人,以这个兵力,我赵国并非是没有能力应对,无须将李牧召回,就由扈辄率军抵挡既可。”
众臣偷偷打量了赵王迁一眼,心中都已了然,他们已经明白,赵王迁似乎对李牧有些偏见,不想重用李牧。
不过这也难怪,赵王迁还没有继位的时候,李牧就已经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地位仅次于赵悼襄王。
那时毫不夸张的说,以李牧在赵悼襄王心中的地位,连赵王迁都比之不及。
一个人的权力太大,并且还不是自己亲自提拨上来的,有些猜忌,在所难免。
其实,众臣并不意外赵王迁对李牧有所忌惮,有所偏见,甚至也不意义,赵王迁这么讨厌公子赵嘉。只是让他们无奈叹息的是,赵王迁因为自己的一己偏见,不顾目前的赵国危险临头,也不愿意把李牧召回,更不听赵嘉的良言。
此等行为,恐怕极易酿成大祸,甚至让赵国社稷不保。
“当初赵悼襄王薨时,大将军李牧若是在就可以了。”有不少人心中叹息,若李牧在邯郸,他向赵王谨言,赵王极有可能会听从他的劝告,将王位传给赵嘉。也就避免了现在赵国朝堂的尴尬局面了。更让人郁闷的是,赵王迁竟然重用了郭开,对郭开这个“叛国之贼”言听计从。
“大王,两国之战,不仅要看兵力的雄盛,一尊带领士兵战斗的名将,同样极为重要,细看那长平之战,邯郸之战,赵括与廉颇两位名将,哪个不是在其中占有重要作用,起到了关键要害之用。臣觉得,此时正是将李牧召回的机会,毕竟,先王将李牧从边境召回,便是为了让其带兵保卫赵国啊!扈辄万一有个闪失,秦军将直入邯郸城,届时李牧大将军不在,赵国将危矣!”司马尚再次开口。
赵嘉意外的看了他一眼,他以为只有自己愿意发声,倒是没想到奇司马尚竟然也在支持他。
“你的意思是,本王是在忤逆先王的遗命,故意将李牧留在边境,冷藏于他了?”哪知赵王迁听到司马尚的话,情绪顿时有些激动起来,斥问司马尚道。
“大王息怒,臣并没有这个意思,臣只是觉得,公子赵嘉的话很有道理,还望大王三思。”若是赵悼襄王在此,必不会因为一个建议,就会如此态度,对臣下咄咄逼人。赵王迁,终究还是太年轻了,司马尚的态度变得十分恭敬,心中却觉得很是棘手。
一时间,众臣到赵国的未来,更加忐忑起来。
“哼,你要认清,到底谁才是大王!”赵王迁瞪了他一眼,司马尚说话的时候,周围的反响明显要强烈一些,由此可以看出众臣是支持司马尚的。
“本王不是不想将李牧从燕国召回,主要是燕国已经被我赵军打的快要废掉,再过一段时间,燕国,就会成为我赵国的领土,此等大事,难道不比我赵国受到进攻更加重要吗?”虽然他很不喜欢朝臣逆着他的意思,但他知道,这个时候就算他贵为一国之王,也要做些态度,否则,昏庸的名头,就算落下了。
何况,赵王迁不是嬴政,并没有将朝中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现在赵国的一些朝臣,尤其是赵嘉、李牧在朝中还是有着强大的话语权的。
随后赵王迁继续解释道:“桓齮也就带领二十万人攻我赵国,难道没有李牧,我赵国就挡不下这次进攻了吗?我们要多拖延一些时间,这样才能给李牧灭燕争取机会!”
虽然赵王迁这个决定众臣都觉得并不合适,但赵王迁也不傻,一番话成功为自己洗白,让众臣认为他并不是因为对李牧有偏见,才故意将李牧留在燕国。
“可是,一旦我赵国武城失守……”赵嘉有些着急了,神色非常急切。
“没有可是,我赵国休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