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有一天,一个俊美的男人路过,他背着一颗粗大的树干,吃力地走过去。不过多时,又见男人返回,又背了一颗粗大的树干走过。
女娃问道:“大叔叔,您背这么多树干做何用?”
男人答道:“河水决堤,冲坏了庄稼,这树干重,水冲不动,故而用它来应付应付水灾。”
女娃灵机一动,欢喜笑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您。”
男人糊涂了,问:“为何谢我?”
女娃称:“您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不知如何称呼您?”
男人回:“伏羲。”
女娃自道:“伏羲叔,我名女娃。”
伏羲去后,女娃喜不自胜地叫唤平叔:“平叔,可以帮我伐一些粗壮的树木和搬来一些大块的石头吗?哦,对了,我还需要草木灰和石灰,和泥。”
人多力量大,很快,一堆去冠的树木和大块的石头摆在茅草屋前,在烈火过后,用草木灰加石灰和成的泥也已准备妥当。
此时,俊美的伏羲再次路过,见状提出:“需要我帮忙吗?”
女娃连连道谢:“伏羲叔,你能帮我,太感谢了。”
接着,众人搬石,茅草屋的墙面被大块的石头取代,平叔风风火火的和泥抹与石缝间,待次日泥干燥,众人发现墙面坚不可摧,仿佛看到了走出洞穴的希望。
那么屋顶呢,一部分人爬上屋顶,另一部分人在下面将粗树干向上传递,由屋顶的人将树干排列整齐,以为如此就完事了吗,正当屋顶的人高高兴兴地准备下来时,女娃道:“我编织了很多干茅草,顺着铺在上面,应该可以防止漏雨。”
屋顶的人们连忙说道:“赶紧把干茅草给我们,我们一定仔仔细细铺好。”
干茅草铺好后,茅草屋算大功告成了,平叔提议道:“咱们等下雨那天再看,若是不漏雨,咱们就搬进茅草屋。”
仿佛雨神也想检验检验女娲的杰作,雨说下就下,众人兴奋地跑进茅草屋里,仰着头观察屋顶,不见一滴雨水渗透,平叔道:“我们可以搬出洞穴了。”
在大家伙儿搬进茅草屋后,女娃织好了一个茅草门帘挂在门上,道:“如此可挡风。”
“伏羲叔,您为何不造一个茅草屋,我可以帮您。”女娃问站在门口的伏羲。
平叔也称:“伏羲,你家若想建造一个茅草屋,我们都愿意去帮你。”
伏羲惨笑道:“我没有家,没有父母,不需要茅草屋。”
女娃无比同情于他,问:“那您如何生活?”
伏羲释怀笑道:“我有一个老师,他很关心我,会教我武艺和狩猎本领。”
女娃无比羡慕:“您会狩猎?”
伏羲回道:“我会。”
女娃不好意思地请求道:“您可否教我狩猎?”
少年伏羲欣然答应:“有何不可,我得空时便来教你。”
女娃感激万分:“谢谢您,伏羲叔。”
女娃建议大家伙儿都学学系统性的狩猎,而平叔却认为:“狩猎用的工具咱们没有,还是男耕女织适合我们。”
自此,只有女娃在跟随伏羲学武及狩猎,但大家伙儿在女娃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吸取到一些狩猎的本领,时不时从山上带回一些野味。
自从第一座茅草屋建造成功,人们纷纷效仿,神州大地上渐渐出现了多不胜数的茅草屋。若干年后,人们的洞居时代过去,只有少量落魄人类仍居住在洞穴里。
随着茅草屋遍布神州大地,成功建造第一座茅草屋的女娃被世人所知,因女娃谐音与女娲极为相似,不少人直接称呼其为人间女娲。
伏羲不需要茅草屋,他随老师居住在风氏山群中最高的山顶洞穴中,此洞穴不会被人类发现,因为被一位大神施法做了结界。
“又去教女娲学武狩猎了?”火神祝融问道。
没错啦,伏羲的神秘老师就是火神祝融,祝融在上天入地寻鳌生四足之法时偶遇到了伏羲。
那是十五年前,十三岁的伏羲跟随父母逃难中,父母在部落战争中惨遭战火吞噬,祝融本想去灭战火,却因自己是火神,只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他离开时,眼神瞥见火中一个拼命呼救的男人,奇怪了,大火烧死了其中所有的人类,那个男人居然毫发无损。
然后,祝融救出男人,仔细盘问:“你是谁?来自何方?”
男人未从失去双亲的痛苦中走出,悲悲泣泣道:“我叫伏羲,我是从南方逃难来的。”虽只有十三岁,但已是大人模样。
祝融一听伏羲二字,激动难耐,“你是伏羲?你竟是伏羲?仔细一看,你确与伏羲相像,你年多少了?”
伏羲道:“年十三了。”
祝融哀叹道:“还得等十几年才能飞升。”
“飞升?”伏羲听不懂。
随后,祝融告诉伏羲:“你本是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