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五年,宴山在内东门司当差了两年后,才刚满了十岁。因为人不但伶俐,字写得又极好,还没等师父推荐,便由宋相公亲自点名,将他拨去翰林院当差了。
宋相公正是南歌的父亲。宴山与她两年未见,如今忽然被其父点名,自然有些意外的欢喜。
但这个差事在旁人眼里并不如在内东门司。毕竟掌管库房一众宝物,非等闲的人能进,也常日能收到各宫的打赏。而翰林院的差事不但繁琐,而且清苦,若不是对学问感兴趣,平常是没有几个内侍愿意过去的。
但宴山不同,他自进宫以来便极刻苦,而翰林院里多是饱学之士,于学问一道大有裨益,即使不认识南歌,他也求之不得。
他师父杨东楼早就给他规划了去翰林院当差的路线,此时比计划的提前了一年,便格外交代了他不要因为受了一时赏识就松懈了,以后比在内东门司更受得苦,沉得住气才是。
宴山牢牢的记住了,便开始交接差事。
待得过去那边正式当差时,果然第一天就被几个翰林供奉扔了几本底稿让他誊抄。
这边的抄写和账目不同,大篇大篇的文字不说,还不允许有错字和涂改,只要抄错了就得重头再来。
宴山夜里加了班点,还足足抄了三日,几乎把手臂都要写肿了,才勉强完成了任务。
差事交上去后,果然他的字让几个翰林都另眼看待了,大赞了一番宋相公好眼光,立即将更多的书稿堆了过来。
宴山早就做好了思想准备,所以也没有丝毫的不悦和说词,立即抱到位置上埋头抄写起来。
虽然并没有给他规定时间,但是他自认为还是越快越好,便每日起早贪黑的赶工。
第二次领的任务他抄了十五日才完工,心里是自责有些慢了。谁料交上去时众人都傻了眼,只道若放在别人,这些书稿至少得抄三个月,字迹也远不如他的工整。
这下子他更出了名,等着他抄写的便排上了队,甚至为了争夺先后吵闹不休。
那些翰林们常日里不过编撰些典籍,整理些古本或者去民间收集些词曲。如今有了这个好写手,他们立时清闲了许多,甚至有时间一边喝茶一边围着宴山看他抄书,倒很是心安理得。
宋相公如今已经做到同平章事,加封龙图阁大学士。他平时公务多在中书门下,只不时到翰林院来查看编撰的进度。
好在宴山没有辜负他的赏识,未出三个月,便在翰林院落了好名声。他看着自己博了些好感,便侍机提问些书里的小问题。
供奉们得了闲也不吝教他,见他底子不错,反应又灵敏,渐渐的都上了心,有时他不问,还要主动讲解起来。
文人学士们向来风雅,不只读书作文一道,各种琴诗棋画也是必修功课。相处时日久了,怜他抄书辛苦,便也常常拿出棋盘来教他对弈一局,又或者指点他如何抚琴填词,挥笔作画,当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宴山在其中近水楼台,他天资又高,没出一年,便都学的有模有样了。
甚至个中翘楚宋相公来时,也亲自指正过他画作里的不足,词句里的格律不通之处。这些都不是在其他司部当差能有的好处。
再者,跟着他们耳濡目染,把时局抱负也听进了心里,眼界亦拓宽了许多。
只不过为了多学些东西,他把睡觉的时间压的更少了些。除了日常的差事,他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身上。如饥似渴。
然而遗憾的是,宴山却一直没有再遇到南歌,宫里也没有新入宫妃嫔的消息。虽然常见到她的父亲。但是宋相公不提,他也不好探问。只好悄悄的往太后宫前转了几回,依旧失望而归。
一直到永宁七年,在翰林院当差两年之后,他已满了十二,才终于听学士们提及宋相公,说他的女儿即将入宫了。
宴山才得知这四年里,南歌的母亲中了风,她亲自在卧前侍疾,又请太后延缓了她的入宫时间。如今母亲好转了些,宋相公才谢了恩典,将女儿送进宫来。
后面消息公布之后,宫里也开始各种准备,她的住处安排在了永安宫,已经开始重新修整布置。此处离皇后的永曦宫临近,是前朝贵妃的住处。宫里便盛传这位宋娘子还未入宫便大有宠眷,今后封妃是看到眼里的。
宴山进宫后一直跟着师父杨东楼 ,居住在他正屋的偏房里,比一般的小内侍条件好的多。这日夜里他难得没有加晚班,回来也没有像以前用功,而是发了一会愣,又从柜子里翻出了一个有些陈旧的灯笼来。
上面的亭台还一如旧时,仿佛重见四年前她赠灯笼的情景。如今宴山满了十二岁,已经有了少年的心性。他看着上面的笔墨发了会子呆,回过神来又觉得实在不应该。
但是他若未曾入宫,待有机会中了科举,也不见得与她无缘。
可是再转念一想,即使中了科举,她注定是皇家的人,又与自己有何相干?
如今他作为一个内侍,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