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国民书院>女生耽美>谜影> 第4章 迷蒙的怪病面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章 迷蒙的怪病面纱(4 / 8)

牌。他既卖书,还撰文、出书,书卷气浓。圣殿书苑每周推出一期文化名人讲座,声名远播,成为京西市的一道文化风景线。上学期间,吴铭看着圣殿书苑从京西大学东门的胡同里的小店面逐渐壮大成蓝旗路上的两层书店,心生喜乐。毕业后,吴铭每个礼拜得空,时常去万圣书苑看书购书品咖啡,修炼文化品味。一次恰巧碰到华国著名法学家贺慕槐签名售书,吴铭为此买到签名本,不亦乐乎。

走过中学名校燕清附中,走过互联网创业圣地燕清佳园,走过燕清南门......冬天的蓝旗路,依旧川流不息。不变的街景,变化的燕清学子,年年日新。走在蓝旗路,吴铭仿佛重温熟稔的大学氛围,青春勃勃。

步行十八分钟,吴铭从过街天桥右转,进到肥牛火锅店。这家餐馆,在他上大学之前就营业了,二十多年的老馆子。太多的燕清大学和京西大学学生搓一顿,少不了来这家餐厅。在两校的学子与校友的心中,这家火锅店几乎成为网红馆子,好评连连。此时大厅,食客快爆满,人声喧腾,热气腾腾,好不热闹。

轻轻推开昌城包间的门,吴铭刚踏入一只脚,惊喜叫起来——

“哥,你怎么来了?”

坐在一角的茶几旁,义兄丁宇静静品茗。他抬起头,微笑相迎:“阿铭,你想不到吧?”

立刻,吴铭跑过去,紧紧抱住起身的丁宇,“嫂子知道么?”

“我知会啦,告诉老婆来看弟弟,庆祝你发了好报道。何况,你调入深度新闻部。喜事逢双,我做兄长的哪能不来?”

“哦,难怪你昨晚询问餐馆和时间。小弟我是呆瓜,居然没想到你会北上。现在寒冬,京西冷,我真没想过你会过来,爽。” 我不是打算去广南省深入采访怪病,顺便去深海时见你么?

“弟弟,你下来采访还不知道啥时候呢。何况,我们三年没见面了,虽然在线联络,但我还是想来瞧瞧你。”

“意外,意外!”

“今晚来吃火锅的,都有谁?”

“各家媒体跑突发新闻的好朋友,7位。”

“你待几天?”

“明天飞回去。”

“这么快?”

“我专门为你庆祝,上来一趟。明天下午,要送你侄子上英语辅导课。”

“天冷,你不用过来呀。多谢哥!

“阿铭,咱俩弟兄,不必客气啦。”

吴铭坐下,先给丁宇添茶水,自个儿再斟茶。两人边侃大山,边等其他记者朋友们到来。

19点左右,七个记者朋友陆续到达,4男3女交完稿赶来。人数到齐,吴铭叫服务员上菜,本来叫麻辣锅底。丁宇考虑到女生的口味,吩咐他叫鸳鸯锅底。吴铭感到,自己不如兄长周到,脸微红发热片刻。服务员把各种菜肴、味碟和二锅头、啤酒、椰汁、可乐端上桌,肥牛、百叶、毛肚、黄喉、鸭血、鹅掌、鱼丸、猪肉丸、金针菇、娃娃菜、冻豆腐、粉条、菠菜、空心菜......大家脱掉羽绒服,上座准备开吃。

吴铭给丁宇、两个男记者和自己倒满二锅头,给另两个男记者倒满啤酒,给三个女记者倒好椰汁,此外每人一杯可乐。大家说吴铭不用太客气,大家自己斟。他回说:”哥们姐们大老远过来吃火锅,特别给我面子,我必须先给大家斟酒。”

接下来,吴铭道开场白:今夜吃火锅,一、给我发了条好新闻庆贺,大家聚餐乐爽;二、我已转线做深度新闻,全国跑,以后和大家碰面采访的机会不多,来日方长。大家举杯,纷纷祝贺吴铭:哥们,恭喜恭喜!今后,大家还是在首都媒体圈,得空继续饭罪,乐呵乐呵。

有人问,吴铭记不记得第一次跑突发新闻?

“当然记得,交通事故”。我与摄影搭档接到热线部门主任分派的热线报料,赶赴北五环现场,靠近警戒带一瞧,差点呕吐:主干道中间停着一辆泥头车,后边跟着一辆摩托车,但是摩托坐着一个男子用双脚撑着地面,但是头没了。太惨!摩托车地面一片血肉模糊,红白相混,空气散发着腥甜味。怎样酿成交通事故?两个交警正在维持交通秩序,盘问神色慌乱的泥头车司机。人行道上,围观者叽叽喳喳。摄影记者自行拍摄,我则分头行动,采访附近的商铺人员和围观群众,了解到摩托车手超速飙车所致。知悉大概情况后,我拿着笔记本与圆珠笔欲采访交警欲问询事发原因,对方挥手叫我离开。遭交警拒绝,我心烦,忍着。可是,我刚才采访围观者的时候,远远注意到有记者采访到交警,对方说了话。一个女记者笑着说:“吴铭,你吃闭门羹,并不意外,交警欺生。一旦你和他们打交道熟了,就能采访到交警。是不是?”确实!后来我跑突发新闻久了,交通事故能采访到现场交警。首次采访碰了“钉子”,我无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心想以后脸皮厚点。我对遭采访对象拒绝之事不在乎,懂得此乃锻炼记者灵活应对采访局面的必修课。

从此,吴铭记者正式出道,神经变大条,采访不再怯懦......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