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73。发力蹬车冲过去,到了急刹,停在丁宇旁边:“宇哥,兄弟接驾,欢迎你参观燕清。”看清他成熟而温厚的样子,吴铭的心忽然一下子恬静,抹去昨夜的一丝丝忐忑。
“小子,我是来看你,不是参观。”
“哥来了,既可以见小弟,也不妨参观参观。”“阿铭,以前来过燕清吗?”
“没。虽然时常过来首都出差,但没有朋友在学校,所以从没进来。”“你,记得咱俩咋认识么?”
“忘不了。在一个PP群里,我和你都活跃‘灌水’,思想见地大致一致。我为人慎重,很少加网友。一次,你自报家门,表达两人观察时事的看法蛮吻合,于是想加我。我尽管感到忽然,但觉得你坦率、憨厚又实诚,便加了你为好友。后来,咱俩越交流越相契,三观相同,进而结拜兄弟。人与人结识讲究一个缘字。茫茫人海,兄长能够结交我来自于奇妙的缘分。哥,你认为呢?”
“ 一草一木、一花一叶,相遇皆是缘。”
吴铭特意经过老校门,前方是一段金黄斑斓的银杏道,不少学生在校河畔的树下拍照留影。“这片银杏树真美,心旷神怡。”“哥,你秋天来,恰好看见黄灿灿的银杏秋色。如果你春天来,将看到绚烂的紫荆花开,另一种璀璨的风景。”
在两条主路交叉点,吴铭左拐北上。一会儿,兄弟俩抵达中区的宿舍楼。
上4楼进宿舍,吴铭给丁宇倒茶水。“哥,你今晚就睡我的床,不像酒店那么讲究。京西室友回家了,我睡他的铺。”
“行,重新体验大学生活。”
“阿铭,我们在线沟通半年多,无话不说,你失眠干嘛?难道我是老虎,会吃了你?”
“不。我在生活中没见过网友,有点心慌慌,所以难免失眠。哥,见笑啦。”
燕清园历经90余年的岁月荏苒,经过华美两国建筑师十次规划设计,逐渐“长大”,嬗变成一座美轮美奂的“公园”。其绝佳风景,在华国高校独树一帜。
周末,燕清园,游人如织。徜徉校内,感染历史与文化的双重熏陶。吴铭提议去校园游逛,丁宇欣然同意。
两人骑车同行,前往西区,首先游览燕清园的核心区,即在华国皇家园林遗址建设的早期建筑群。在中心大草坪的周边,矗立着老校门、燕清学堂、科学楼、第一教学楼、图书馆、同圆苑、木石燕清、西操体育馆等。此块核心区,已经被华国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于这一带中西合璧景区,吴铭专门为义兄客串导游,无论怎样惟妙惟肖地讲述掌故与沿革,都难以向丁宇描摹其精致和谐之美的万分之一,亦难以道尽美丽风物背后残酷的历史沧桑。
实际上,风云变幻的燕清园,是观察华国翻云覆雨的一扇窗户。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曾经,他无意间进入一个燕清老学长PP群。偶然看见全校闻名的高材生叶学长的类似回忆录著作《燕清园,走出文戈》,得以知悉,在那一段混乱动荡岁月,多少师生枉死!?那时黑白颠倒,不必说老校门轰然被拉倒,震惊华国高教;不必说校领导和老教授们被造反派□□得头破血流,受尽□□;仅仅回顾,迷醉崇拜领袖的两派学生之间展开血腥的生死武斗,居然动枪击毙同学,就令后辈学子与校友感到不可思议。
端庄典雅的科学楼,至今完好如初,没了当年武斗的印记。然而,科学楼及其馆主——华国物理学界泰斗叶先生,见证了燕清园的弦歌不辍与悲欢离合。谁能够遗忘,以前残忍的一页——“燕清百日武斗,火烧科学楼”?就此,吴铭禁不住向丁宇简要回顾,科学楼曾演绎的那段血泪史之人为悲剧。
在文戈乱世,华国物理泰斗——叶先生受情同父子、在抗战时期遭冤杀的熊姓门生事件无辜牵连,在隔壁的京西大学被捕入狱。一年后,他才出狱,凄凉徘徊街头。即使培养桃李满天下,塑造栋梁撑起华国科技,叶先生在晚年却是那么的孤苦无助,含冤离世。
期间,科学楼的命运亦惨。它成了燕清学生武斗两派其中一派的占据点。对立派包围科学楼发射□□,霎那间烟火冲天,科学楼整个顶盖简直被彻底烧毁。从而,酿成火烧科学楼悲剧。起火之前,叶学长等另派学生和教师被囚禁于此,遭受残烈的折磨。即使遭遇悲惨,他却非常乐观,时不时朗诵“大江东去”。其间遭遇,实事求是地撰写于《燕清园,走出文戈》,让一代代燕清校友讶异、叹息。经历动荡内讧,高材生叶学长成为数学家的前途被彻底葬送。
年轮更替,物是人非。再过二十多年,燕清学子醒悟了,从老校门出发......
直到叶先生逝世15周年之后,其生平和业绩才终于得到较公正的评价,姗姗来迟。在吴铭的心目中,迄今屹立燕清园核心区的科学楼,就是叶先生的巨大雕像!他的坎坷命运,从来与科学楼的历史密不可分。
燕清大学90周年,吴铭返回母校游览。在三教二楼走廊,看校史图片展,竟然没展示动乱等史实。片面呈现不见全部,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