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个孩子,前厅顿时安静下来。
二人都还站着,应楷请了丁琬坐下,笑着问:“丁姑娘可用过饭了?”他一顿,又接着道,“小妹年纪尚小,又是家中独女,实在娇惯了些,言行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姑娘见谅。”
“令妹可爱喜人,哪里有什么不妥的。”她低头瞧了一眼边上的小几,“饭我还没用,不过用了些糕点倒也足够了,多谢公子关心。”
应楷顺着望过去,见那几上盘子里的点心全是应瑶平日里喜爱的,倒是觉得稀奇。母亲本就不叫她吃太多,今日她自己倒是舍得,全拿出来招待人了。
如此,他便也不再多问,说起了今日请人来谈的正事:“关于姑娘昨日说的那件事,我想,不如由我来解决,必定给那几个村的村民一个公道。丁姑娘看是否可行?”
丁琬一口应下,如释重负一般,“那我就先谢过公子了,有公子相助,自然是极好的。不过……我有个请求还想求公子答应。”
“请说。”
“公子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说,但可否请公子莫要将我和我姨母一家牵扯进来?并非不相信公子,只是我着实担心被人知道后对姨母他们做些什么……”
应楷皱着眉,本是想着人都求到他这了,正好有了个借口直接插手此事,到时指不定要带着她出面作证的……不过也罢,就这样抹了名字如实禀告,倒是也能让陛下知晓村民们的难处,便答应了丁琬。
二人又谈论了一些细节,应楷便叫明娄将人送回去了。
*
正如太子和应楷二人所料,知晓此事的皇帝勃然大怒。
当今圣上是位小有功绩的明君,而时间长了,他也这么认为且相信着自己是位明君。
这般破事儿,若是在天高皇帝远的地方,还能有个难管的借口,可发生在天子脚下的京城,就叫他脸色十分难看了。
本是休沐日,被急忙宣入宫的刘侍郎带着儿子站在文清殿门口,脸色也好看不到哪去。
他本还存着一丝希望,试探着让儿子去明浮宫见他姑姑,想着若能走得成,则儿子不会有什么事,还能去给自家妹妹报个信。
可他话刚出口,那位一路引着他们进宫的公公就迈了一步,挡住了这位浑身发颤的刘家小公子刘朗的路,皮笑肉不笑地道:“刘大人,陛下宣的是您与令公子一同入殿觐见。”
那“令公子”三字特意放慢了速度,听得刘朗一个腿软,几乎要跌坐在地。
刘侍郎深深吸了口气,又恨铁不成钢地看了眼自己这混蛋儿子,心一横,拽着他入了殿。
不说刘朗从前没有机会得见陛下,此时本就心里害怕,更是头也不敢抬,战战兢兢地行了礼,跪在殿内,听见自己父亲问陛下宣召所为何事。
皇帝正在气头上,听见这颇有些明知故问的话更是怒不可遏,冷着脸斥道:“能为何事?自然是要夸一夸你刘侍郎的好儿子。”皇帝冷哼一声,“兵部这样忙碌,不如刘侍郎回家好好教导教导?”
这一听自己的官都要没了,刘侍郎刚直起来的身子又立刻俯下去,边磕头边求:“请陛下明鉴,微臣……微臣从未做过对不起百姓,对不起陛下的事。小儿顽劣,微臣定会严加惩处,还请陛下明鉴!”
皇帝气得发笑,“不错,你确实没做,你只是没有拦着你的好儿子,甚至还出手帮了他一把,朕说得可对?”又看见底下浑身发抖得跪都跪不稳的刘朗,“你这儿子,叫什么……刘朗,哪里当得起这般的名字,有这个胆子做,没胆子认。朕看来,不如叫刘蠢,简直愚蠢至极!”
应楷站在一边旁观,觉得陛下的话甚是贴切。
刘家这个独子倒也不是被娇惯出来的,正相反,家中母亲对他颇为严厉,从读书习字开始,到年长些后在外结交朋友,都被他母亲插手过,更不必提钱财的事。同在京城的公子哥们哪里有他过得这么穷酸的,刘朗心里气愤,却又不能对着母亲撒气,不知从哪个没脑子的那里听来的方法,招了些人手去威胁城外三个村子的村民,时不时去收租,手头便阔绰起来了。
阔绰了一段日子,被他爹刘侍郎发现了,本打算叫停,刘朗忙劝他爹说这么久了也没出事,只要他不说,肯定不会叫旁人知道的,收来的钱也会分大半给家里。最终刘侍郎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再多管,只助儿子将消息堵得更严实些。
应楷没说,刘家父子不可能说,皇帝则更不可能说,可这“刘蠢”的名号却很快传遍了整个京城。
刘侍郎被贬职,家产尽数被没收去抚慰三个村子的村民,悄无声息地带着一家子和受了一顿罚一瘸一拐的儿子离京赴绵州上任。
应楷奉圣命带着刘家的钱财去给村民们,一家家的都笑着出来迎他们,一个劲地夸圣上,连带着应楷和同行的官差们都被挨个夸了一遍。
到了佟家村,依旧是一家子全出来迎人,应楷听见有人喊“佟大福”,侧过头去看,又听见那人朝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