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解意(1 / 12)

建兴六年秋十月,赵府接新妇。

曲乐相送,玄衣纁裳。赵统一身红黑配衬,捧雁迎亲。

一片喧嚣与热闹中,献雁为聘,再拜稽首。

新妇乃董允大人次兄之独女,名唤瑷莘,年十六,是位极典型的美人——少女身量方足,一张鹅蛋脸面,俊眉秀目,腮凝桃脂,顾盼出彩。未语先含情,观之而忘俗。此女略通文墨,精擅音律。因此,及笄之后,朝中与董氏交好的求亲人士甚多。瑷莘年幼丧父,加之阿娘病弱,因此自垂髫之年,便养在董允膝下。董夫人将其视若己出,董家女儿该有的,瑷莘一并不缺。董允对她的爱护甚至超出对他自己的孩子们。一二年间,挑来挑去也未定婚事,皆是由于董夫人舍不下这姑娘。自赵云在十月初九那日来访,对他们开了这个口,却不知怎的,恰好合了董允的心思。

董允送回赵云夫妇二人,同董夫人细细商量几日,正式应允了赵府的求娶之意。

先前,董夫人原本不甚满意。赵氏突如其来的上门是由于宫中为姝妍赐了婚,赵、马两姓间婚事告终,恰逢了赵云身子不爽利,估计赵家是想把长子的婚事早日定下,好使风言风语彻底平息,也让所有人安心。

董允思量再三,却对夫人说,赵统是个值得托付的,因此瑷莘配他,即使并非天作之合,也算适逢其处。

唯独赵广不肯接受这一切。

那日兄长淋了一身的寂寥,从外面慢慢跨进府门的时候,他正蹲在廊下石阶前发呆。他抬眼,只看到一个湿透了衣衫的落魄人。他不信那人是他自小明朗的哥哥。

赵广极为缓慢地从廊下站起,他有点想往哥哥身前去,却无端生了一分退意。院里没有侍从,只有他们两兄弟和哗哗灌下的雨。

“大哥!”他拿不准主意,还是喊了一声。

赵统却宛若没听见一般,就站在院落中间。头上没有遮蔽,脚下踩着水坑,一动不动。

赵广心里爬出一股浓重的不安。他奔向赵统,在雨幕里打探着哥哥的脸,却清楚地察觉对面人的眼里填满惊心的痛。接下来任他怎么说、怎么做,赵统都无动于衷——他就站在原处,不顾一切地淋雨。

他去找父母,阴氏跟着落泪,赵云却说:“由他闹着。等明日想通,就好了。”

赵广是个急躁的性子,见无法劝住自家兄长,父母又不管,他只能狂奔着出去找了匹烈马,便催向马府。

马府刚熄了两侧檐下垂着的灯,换了盏阶前夜灯慢慢地燃,那檐底的两条火苗还在各自的灯身里作挣扎状。

他未及勒马,却看到有人怀里抱着一人,穿过雨帘,向这边来。

赵广粗粗揩去眼前雨珠,遥遥望向那二人,只见姝妍蜷在那人怀中,口中似喊着什么,听上去有些痛苦。而他不认识的那男人,甚至连正眼都不给他一个,就抱着怀中人,迈进了马府的大门……

赵广的眉头拧成一团黑,他似乎就要跳下马背追进去问个清楚,但终究还是犹豫了……

三天没吐一个字,赵统最后选择默默接受这些安排。

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为结亲做的准备。那半个月的时间,赵家里里外外都在忙碌,洋溢着一片喜悦的氛围。而这片喜悦恰到好处地冲散了因赵云身体日益衰弱而凝结的阴霾。

十月未及过半,来自赵府的聘礼便如约,悉数下至董府。

二十六,深秋里一个少得的艳阳天。

方近黄昏,婚礼正式开始。不知为何,向来不参与朝臣家宴的陛下,竟然亲临赵府为贺。

赵统同新妇并肩而行,走向中堂。他挂着笑意,似乎恢复了往日的神采奕奕。新妇则柳腰一握,点了绛唇,手持团扇,轻掩皓齿。

……

“……老天,赵将军和夫人平日节俭,竟也办了这么盛大的一场婚礼!”

“是呀!那日我偷溜出去观礼,可是连挤都挤不到赵府门口!一条街上满满堆着各家的孩子,都是来要喜糖的!”

“你个大人,倒跟着小孩子凑哪门子的热闹?”

“我?我这不是没看过别人结婚嘛……”

“我听说董大人向来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可他那日却当着陛下的面,醉倒宴席间,看上去开心的不得了……”

“……书上好像是说:‘红妆十里,亲迎新妇’……那日、那日也不过如此吧?”

听到这些夹杂着侍人们兴奋同艳羡的议论时,姝妍安静地坐在铺了厚厚两层绒毯的木车里,身上还裹了一套薄薄的被衾。

她看向默然隐在层云间,怎样也不肯露头的秋阳阴影,竟觉刺眼。

款冬彼时静立姝妍身后,自然也听见了墙垣边叽叽喳喳的声音朝她们这边断断续续传来。款冬面色有些僵硬。她看着墙底下闲聊的几个姑娘,又盯着姝妍的后背,略有隐忧。

城中依然和曾经过去的无数个年头一样,平和地贴上了岁末的痕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