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朋满座,锣鼓喧天。
被裹挟在闹哄哄的宾客中,乌寻月脚下踉跄跟着被挤进屋。
正无所适从时便觉得有人抓住她的手臂拽了一把,乌寻月抬头,前面的是同周遭人一样面上盈满笑意的乌从延。
他才跟着新郎官迎亲回来,四下一扫见到妹妹乌寻月夹在人群里,正可怜兮兮的左右避让,他笑道:“皎皎,随我到前面去。”
前面是空了地方,却是留给喜婆和新人的。
乌寻月跟着哥哥站定,身上已集中起好几道目光,只听身后有人窃语:“前面是哪家的小姐?好是面生。”
半晌没听人答话,乌寻月垂下头盯着脚尖,并不奇怪。只因她刚随父兄搬迁至京,在新宅落脚不过五六天,旁人不认得她再正常不过。
自哥哥乌从延高中,奉命领了户部的差,连带十几年被外放的父亲跟着沾光,圣上恩典许乌家上京,以便父子同朝为圣上效力。
下脚头一天她爹收到一封喜帖,一家人捋了半天才弄清这是还要往前数几辈拐着弯的亲戚,成亲的人乌寻月该称他为表哥,正是如今她前面立着的嘴都合不拢的这位。
全家还没商量好该怎么应对这才上京就上门的亲戚,赵表哥的二叔已亲自登门请乌从延随队伍去迎亲。
一说是需要能力出众的才俊撑场,二来赵家在京中年岁已久,乌家先与他们亲近起来,不愁在京城立不住。
赵家人展露出十足的诚意,他们也就不好再推脱。
喜婆似乎有一箩筐的吉利话要说,她说一句人群便起哄一句,新郎官流水的碎银子往外撒,撒的颇为心甘情愿。
见场面差不多,喜婆高声唱道:“请新郎新娘饮合卺酒!”
乌寻月见赵表哥像一直在等这句话,闻言一撩袍脚下忙不迭往新娘旁边坐下,猴急的样引得有人笑话他:“我说赵兄,嫂夫人都娶回来了,你还慌张个什么劲儿啊!”
“你不懂!”
周围人都笑,乌寻月也忍不住。
赵表哥脸是红也随众人笑话,可嘴不饶人,他自有自己的道理:“礼还未成,我不放心。”
这下更引得围观众人一齐高声促狭于他,连新娘都忍不住捂嘴闷笑。
丫鬟递酒上来,房内又是一番作弄。
乌寻月身后响起一道欣羡的叹息:“不愧是青梅竹马,”又一人在附和,那小姐便接下去道,“不但他们二人情意相投,两家人也都是知根知底,这种亲事再好不过了。”
“是呀,婚事我也见过几场,像他这样在意新娘的真不多见……”
后面的话乌寻月听不清了,这对新人礼已成,众人忙着拥上去讨喜果,身边一空,乌寻月趁机溜出去。
不是不爱凑热闹,实在是喜房里人太多左右动弹不得,又除开乌从延再没一个认识的人,哥哥毕竟是男子,自有别家公子同他攀谈,不能一直顾得到她。
乌寻月在廊上等,果然没一会听到乌从延唤她:“皎皎?”
她站起身,乌从延一下看到她,笑着走来。他捧着喜果,花生红枣桂圆什么都有,全部亮出来给乌寻月:“我就晓得你不会去,”被他笃定的话逗笑,乌寻月从善地伸出手,“我的全给你。”
“多谢哥哥。”乌寻月拿手帕小心兜着,不叫一颗落在地上。
新郎被拥着去酒席,看架势不被众人灌趴下不会被放过。路过乌寻月兄妹二人时,有人招呼乌从延:“走啊从延兄!今儿席上有好几位内阁的大人,不去瞧瞧?”
话说完才注意到乌寻月,那人一下没了面对乌从延的洒脱劲儿,正了正衣袍规规矩矩作揖。
“哥哥去吧。”乌寻月回礼,转头乖巧道,“我寻娘亲去。”
“娘亲在东阁,”乌从延已经被那人说的心动,但他仍不放心,继续啰嗦,“她跟赵家老祖宗说话去了,认得路吧?”
这么大还被哥哥当成小童叮嘱,又是在来来往往的人面前,余光是那人打趣的神色,乌寻月不由羞赧催他快走:“认得认得!”
乌从延走了,乌寻月摸摸脸,她一羞脸就发热,也不知红是没红。
没急着去找娘亲,哥哥拿来的喜果全个大饱满,捡出一颗红枣,她咬下一口。
从旁人的三言两语她听得出赵家表哥这是得了门顶好的亲事,不但在外人看来是天地造设的璧人,赵表哥的行为举止更无不表现出旁人难以体会的熨帖。
府上很热闹,赵家为今天是下足了功夫,乌寻月目光所及各个谈笑晏晏,五六成群,二三为伴,叹一口气,这一看似乎只有她谁也不认得,难免寂寥。
才要动身往东阁去,柔和的一道女声,是冲着她来的:“这位妹妹我没见过。”
乌寻月回首。
不能怨她不认得人,乌寻月心里替自己开脱,先屈身行礼,介绍道:“小女名乌寻月,家父监察御史乌毅。”说完她聚起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