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他们怎么都不肯下山呢?” 戚英猜想道:“估计是担心倭寇卷土重来。” 唐萱担忧道:“他们要是不肯下山,那台州宁海市民吃的粮油,鱼虾,盐,还有穿的衣服就要断货了。” 戚英道:“那样的话,只能依靠杭州城送货了。” 唐萱惊讶道:“那成本得多高呀,还要被山匪收过路费。这不是要增加台州宁海军民的生活负担吗?” 戚英道:“你说得有道理,但是这四家人就是不肯下山咱们带兵的又强管不得。除非有台州知府文件支持咱们,不然咱们强制他们下山容易越权惹怨。” 唐萱道:“台州知府的支持?我看黄大节的官运应该到头了,新任知府的到来也是一个月以后的事了吧。” 戚英分析利弊后道:“咱们不必急着管这四家,先劝说台州城的市民回城吧。” 唐萱点头道:“好。” 白象和辛五郎看到戚英劝不动四家人下山暗自得意,没有这四家开工务业,台州宁海民众想恢复正常生活都困难。 到时候台州宁海的货物供给都需要从杭州城运送,还要被山匪盘剥过路费,民众的生活负担就会很重。 辛五郎之所以这一仗要准备二十年,原因是上峰岭那一战把辛氏家底都打光了,他需要一边收税一边发展军力。 辛氏家族在日本被赶到了边缘之地,产税低养活一万兵都困难更别说发展大军了。 二十年前的侵明战争是因为辛氏家族还有一些家底。 辛五郎用最后的家底作赌注,想一口吞掉大明两个省泥槃重生,结果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赔了夫人又折兵。 现在家底耗光了,辛五郎没有实力像汪直那样再来一场大规模的进攻战了。 他需要在大明打造一块有油水能赚钱的封闭基地补血,寻机东山再起发展势力。 台州宁海地区产盐产丝绸产鱼虾产粮食,是辛五郎眼馋的肥沃之地。 倭军局势好的时候,辛五郎强制这四家人当奴隶为他创造财富。结果这四家听从唐萱的号召躲到天台山去了。 峰回路转局势发生了变化,现在倭军战败,这四家人呆在山上不回去务业反而对辛五郎是好事了。 会稽山匪可以趁机收过路费,提高台州宁海军民的生活压力。 这也是辛五郎帮助白象劝说四家人不要下山的原因。白象已经领会到这个马钧是易容的是自己人。 如果不是辛五郎肚皮饿瘦了,白象已经猜到假马钧就是辛五郎了。 戚英和唐萱劝说上万名台州城市民回城,维护着他们下山的秩序。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