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以往的温婉贤淑、秀丽端庄都哪去了? 红儿离开后,赵圆圆一屁股坐在梳妆台前,看着手中的纸发呆。 她现在根本就感觉不到上面的字是好是坏了,脑子里全是这首词的意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是描写李公子在一个风雨之夜,不忍看到明天早晨的海棠花凋谢,故此以酒消愁,第二天醒后还有酒意未消的意思。 这样的事自己也有过同样的经历……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是李公子明知海棠花不堪一夜的风雨摧残,外面定是落花遍地,一片狼藉,又不忍心亲自去看,便让仆人前去查看。 一个‘试问’道出了李公子对落花的不忍。 仆人回话说,海棠花还在。 紧接着一个‘却道’,又道出了仆人的不解风情。 这位李公子的多愁善感与自己的细腻委婉又何其相似,简直就是最了解我内心的人! 赵圆圆不禁想到了父母因罪早亡,自己被买到风月之地的悲惨身世,想到了自己的命运与这风雨里的海棠花又是何其相似…… 此时的她早已被词中的意境深深打动,嘤嘤啼哭声中,眼泪止不住“扑籁扑籁”落了下来,打湿了手里的宣纸。 “哎呀!”她娇呼一声,忙用手帕小心擦拭干净,一双妙目又看向了词中的最后一句…… 嗯,好像没写完? ‘知否,知否?’这四个字的意思是——李公子却不认为仆人说的话对,他对海棠花变成了什么样,应该心中有数。 可海棠花到底变成了什么样呢? 为何李公子没有写完,又为何这位李公子刚才在打茶围时没有作这首词? 赵圆圆渴望知道最后一句是什么,更渴望知道李公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她下意识猛得起身,就要亲自去问。 忽然想起红儿已经去请了,又发觉自己还半裸着,忙踉踉跄跄奔向衣柜,在里面一阵挑呀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