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寒枝正站在村中富户赵万田家门口。
她手里拎着两个地瓜,以及两条肉干,装了半个篮子,以赵寒枝家的情况来看,算是不错的礼。这些还是她起了个大早,央求母亲王温娘用一些钱,在邻居家里置办的。
辞别了想要一起过来的王温娘,赵寒枝好奇的望着面前‘阔气’的房子,虽是亲戚,她却几乎没上过门呢。记忆里也不常来往。
赵万田便是赵寒枝的二爷爷,她死去爷爷的二弟。二爷爷的儿孙众多,在村里一向很有声望,和出了村子就谁也不认识的王温娘不同,赵寒枝拜师的事情,还得让他给指点指点。
这时候还是早晨,刚升起太阳,赵寒枝拍打了拍打身上粘的尘土,又整理了衣服上的皱褶,郑重地叫开了二爷爷家的门。
“啊,我说是谁,竟是枝娘啊?”
儿媳春花穿着半新不旧的衣服,半个身子探出来,又往外张望两下,目光终于落在赵寒枝身上,莫名紧张地道:“一大早的,这是做什么?”
赵寒枝恭敬地把篮子递上去,笑着道:“伯娘,二爷爷在家吗?我有事想同二爷爷商量。”
儿媳春花接过篮子,看也不看,笑的有点虚弱,道:“枝娘念书后和变了一个人似的,胆子越来越大了……不巧你二爷爷上山捡柴去了,要不你过几天再来。”
赵寒枝犹豫片刻,还是决定今日事今日毕,再说东西都送出去了,“劳烦伯娘,我等等二爷爷就是了。”
春花:“可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说完也没让赵寒枝进门,将门半掩着,扭头消失。
赵寒枝望着门板,愣住了。
*
春花提着篮子匆匆走进堂屋,将篮子随手往地上一搁,喊道:“爹,小枝娘来了,我没敢让她进屋。”
赵万田与四个儿子、三个孙子正围着桌子吃饭,闻言都不满地抬起头。
赵万田本人更甚,当下就撂下筷子,冷哼一声,直接往屋里去了。
和赵寒枝家在一个村子住了那么些年,赵万田一家早就厌烦了赵寒枝家层出不穷的破事,就连他家不满五岁的小孙子,都能玩闹的说出‘秀才伯伯家又没饭吃了’的笑话。
更让他们记忆深刻的还属四年前过年,赵秀才拎着半截白菜上门拜年,一问才知道另一截刚煮汤喝了,临走还苦苦哀求借走了一两银子给小枝娘看病。真是极晦气的一年!
四个儿子默声吃完了饭,便要下地干活,又问道:“小枝娘还在门口?这样出去怕正好撞上她。”
低声商议几句,几人扛上锄头,反绕到后面翻墙走了。
堂屋猛然一空,只剩儿媳春花手脚麻利地收拾碗筷。至于赵寒枝带来的篮子,众人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怕又是什么半截的玩意。
谁家上门不带成双成对的东西,唯独赵有墨这人,简直是枉为读书人,三岁小孩都比他体面懂事。
春花嘴里嘀咕道:“这个秀才,谴小丫头来借钱,什么读书人。”
*
太阳已经升到了正中,赵寒枝估计自己已经站了三四个小时,脖子出了很多汗。一滴汗水顺着她额前头发流淌下来,到眼角被赵寒枝抹去。
又望了二爷爷家寂静的院门一眼,赵寒枝终于离开。
有些人家开始升起来炊烟,而二爷爷家里连个针掉的声音也没有,赵寒枝便知道这家人打死也不会让自己进门了。
她的记忆只停留在穿越后,对过往渊源不清楚,虽然听说二爷爷一向与她们关系冷淡,但这未免也太差了吧?
看来,穷人到哪里都不受欢迎啊。
赵寒枝心有戚戚焉,想着送去的两根肉干十分惋惜,早知道就不带东西来。她也好久没吃过肉,一想起嘴里就疯狂分泌唾液。有种想掉头回头去要回肉干的冲动。
还是罢了。带着一点摇摇欲坠的矜持,赵寒枝强行打起精神,往家里赶。
二爷爷这里没指望,只好让李狗子帮自己在镇上打听打听有什么私塾可读。这年头想要受到好教育是很难的,好先生另学子们趋之若鹜,而这种先生收学子的途径寥寥。
这类先生收学子的途径大概只有:是和他沾亲带故的、街坊四邻等。说出几个名字,他就知道‘哦,这是南街买豆腐的那家的小儿子’。或者这些沾亲带故的人向他推荐一些更弯弯绕绕关系的人。
还有他不认识也没亲戚关系的,但在别的地方颇有名誉的……小神童之类。
“不管怎么样,都不能跟着秀才爹学。”赵寒枝自言自语。“秀才爹太过失败,让我对他的水平也完全没有期待啊。”
她腿脚发麻地走回来,却看见一个浑身灰扑扑的少女正靠在篱笆上,在和三姐说话。赵寒枝脑海里很快浮现少女的身份,这个少女的家与她们隔着四五户,是三姐的闺中密友,名叫张旺儿。
两人年纪相仿,都承担了家里大部分都家务活,在一起很有话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