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与魔教中人没有仇恨,能以一种超然的眼光去看待一切,可他们呢?
难道将这些人打服吗?
若如此简单,他们与魔教的仇恨,岂能延续多年!
张无忌运气好,遇上了丐帮冒牌帮主的大丑事,他又以德报怨,收了人心。
而自己呢?
史火龙没死,陈友谅还没入帮,他又该如何说服这些人,放下仇恨,一同打鞑子!
“此事,没有什么对错。”
卓凌风摇了摇头,缓声道:“师太此举,本来是应该的,是恰当的。
奈何时机不对,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就成了无法估量的了。
而这份责任,我与在座各位都是负不起的。
这也跟我对张无忌、赵敏他们,持什么态度,没有任何关系。”
这话让所有人心中大震,但又很是诧异。
让魔教与蒙古鞑子两败俱伤,怎么就会产生无法估量的后果。
卓凌风深知这不是真实的历史世界,故而当今天下要打跑蒙古人,离了谁都不行!
只靠明教自己不行,武林正道更不行!
只有双方联合!
而赵敏是因对张无忌一见钟情,才手下留情,否则绿柳山庄外,蒙古兵就将中毒的明教团灭了。张无忌能够护的住谁?
以后的武当山上,赵敏更是掌握主动,若真翻脸,她手下数百名高手,单凭张无忌等明教高手是抵抗不住的。
张无忌自己都知道,唯一的机会便是拿住赵敏,真动手打,以少击多,根本打不过!
但赵敏却因张无忌主动退走,抓了六大派不杀,其实就是不想将事情做绝,才转而寻求武功招式。
若说赵敏抓六大派的目的,就是为了武功,那还真是脑子有坑!她手下那么多高手,武功学的完吗?
而这也就给了张无忌安全救人刷声望,与六大派冰释前嫌,同抗蒙古。
包括后续出现的丐帮情节,也是在为张无忌收他们心,而产生的。这才有了天下豪杰共同驱除蒙古的盛况。
明教的有识之人都知道,单凭明教一家之力根本打不过蒙古。
哪怕这里有朱元璋!
在原轨迹中,与其说是江湖,天下。
倒不如说是所有一切,围绕的都是一个情字。
因为情,赵敏一些行为方式被遏制,叛国叛父,这才给了张无忌四处及时救火,刷声望的机会。整个中原武林深感其德,才会愿意尊奉明教之令。
同样,张无忌因为赵敏,明教中人也不服他,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弟兄们逼迫张无忌。
这才有了赵敏发誓自己回蒙古,不进中原,张无忌最后也甘心卸任教主,与赵敏远赴蒙古。
就在他们两人,为彼此付出的中间,就将整个天下大局给定了。
想来的确可笑,可事实就是如此。
张无忌那种得天独厚的身份,横跨正魔两道,有了赵敏,又是天下三道来去纵横。故而在这个世界中,张无忌的作用远远大于朱元璋。
若非张无忌以德报怨,收服中原大派的人心,明教还抗什么元?
他们在道义上得不到根本支持,还一直被拽后腿,所以多次起义一直失败。可后来有了张无忌尽收人心,明教风评变好,中原武林齐心合力,一切就不同了。
作为卓凌风来说,他也是想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起打蒙古。所以他不想灭绝师太这等高手,憋屈的死在万安寺。
这才出手救人,唯独没有预料到赵敏会恰好出现,衍生出了一系列出乎意料的事态。
卓凌风深知张无忌纵然爱上赵敏,也是一心要抗元的,这与自己的最终目的根本没有区别。而他的温吞性格,与得天独厚的身份、比自己更容易做到收揽人心。
卓凌风本是为了尽可能的,让一些不该死的人别死,但灭绝师太采取的方式,看似只是改变了张无忌、赵敏、周芷若三人的命运轨迹。
可他们各个都是影响天下大势的人物,这便关系到了天下在胡在汉的问题。
而且卓凌风明知按照原轨迹的发展,张无忌可以不伤人命,救出所有门派的人,但现在呢?赵敏没了爱情束缚,会不会直接将被擒之人杀死,以绝后患?
自己想补救,都没有了机会!
再说赵敏不谈恋爱,一心很着父兄搞事业,不知会给反元大业增添多少难度,得枉死多少人?
而这一切,岂不都是自己的罪孽?
救千人万人,伤一人,是为大义!
救一人,而伤千人万人,便是大罪了!
此时又该如何方能补救?
再加上灭绝师太、丐帮对明教的仇恨态度,明显跟自己不是一条心,自己一人之力,又从何处着手?
卓凌风只是一个普通人,他凭着武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