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可就是个大问题!”
不过保险起见,我还有一计,那就是把这些“海地人”伪装成船上的水手和工人,随便加一点粮食,打着关心海地饥荒,援助海地人民的旗号,把这些“海地人”送到海地共和国。”
托马斯:“是的殿下,刚才我们不是说了么,要向美国输入黑人,海地就是一个很好的跳板。”
当时的1.5亿法郎,完全就是天价,这笔债务分摊到刚独立,只有三四十万人口的海地人身上,也就是接近人均四百法郎的债务,而当时法国首都巴黎工人的工资才一天三法郎左右。
海关如果还不行,我们可以接着寻找海地的其他政府部门,理由是用不完的,整个海地政府就是一个筛子,四处漏风,根本就不可能阻碍我们向海地本土输入黑人。
坐拥这样的条件,海地没有发展起来,除了自身原因外,最主要的是国际社会的长期封锁。
托马斯接着说道:“打通向海地输入黑人的口子后,我们可以直接帮助海地政府在东非建立一个使馆,专门签发海地人的身份证明,我们东非再把需要从东非清理出去的人口,变成海地国籍,这样东非就彻底和奴隶贸易无关了。
托马斯:“是的,直接向美国输入黑人是比较难得,那容易引起国际反奴隶贸易组织和国家的关注,这对于东非来说极为不利,所以我们想向美国输入黑人,就必须给奴隶贸易披上一件外衣,而且让国际社会抓不到把柄,海地黑人国家的身份就非常具有优势了。
1804年革命后,海地成为
恩斯特:“好了,不要拍马屁了,你既然提到海地,难道是想在这个国家搞事?”
恩斯特:“那你是想用这两点在海地做文章了!”
不过那是21世纪的事了,现在的海地条件还是相当好的,虽然也穷,但是人口数量还没有达到前世那么夸张,岛上的资源还能维持海地人活下去,至少不会沦落到吃土的地步。
如今的海地依然在还债中,加上政府烂的像一坨稀泥,海地在极速从安的列斯群岛的明珠向前世“粪坑”国家转变。
“理由很简单,殿下,海地是一个黑人国度,而古巴和墨西哥不是,而且最至关重要的是,海地政府足够腐败,据我了解,只要给钱,在海地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托马斯回答道。
恩斯特:“你说的很对,但是你如何让海地政府心甘情愿的接手东非的黑人,同时这和向美国输入黑人有什么关系?”
恩斯特倒是表示质疑,前世海地靠吃土都能养活一千多万人口,现在海地人口几乎少的可怜,完全能承受的住,再说隔壁还有一个多米尼加可以分担压力,不过恩斯特没有说出来,他等托马斯说完。
这笔债务加利息困扰了海地经济80多年,历史上直到 1922年才还清。背负巨债使海地无法建设道路、供水、污水处理和电力等基础设施。
“当然,加勒比海的小国么!”
托马斯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道:“殿下,伱是否听说过海地这个国家?”
不过,我根据海地政府的节操判断,海地总统可从来没有过什么高风亮节的人物,所以只要贿赂总统这件事就可以达成。”
恩斯特当然听说过海地,那是前世真正做到国民饿到吃土国家,同时堪称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典范的国家,制度,法律同美国灯塔一模一样,唯一区别在于海地人口太多了,而又不像美国那样广阔。
如果东非能打通一条从东非到海地,再到美国的黑人输送线路,那南方种植园主肯定会接手的。
因为加勒比海,美国自己就可以说上话,如果仅仅是从海地把黑人送到美国本土,一点难度也没有,甚至运费都不了几个钱。
然后,这些种植园主再和这些黑人签个二三十年的雇佣合同,那基本上就和“黑奴”无异了,用完了直接解雇就好了,这些黑人最终就会流落到美国各地。
虽然这样一来,东非就要承担运输黑人的大头成本,甚至没有什么收益,还要倒贴钱进入,不过恩斯特愿意承担这样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