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而拧起眉头,道:“向西,那不是直冲曹操?而且到处是关隘,董卓会这么蠢?”
贾诩注视片刻,来到近前,抬手道:“……”
皇甫坚长倒是不意外,随手拿起林檎,大口咬起来,道:“我听到了徐州还有荆州,董卓的胃口这么大?”
作为洛阳城里有名的纨绔,他与曹操自然见过,只不过因为年纪的差异,两人相交不多。
张温越发沉默,看着桌面,眉头拧在一起。
贾诩看着张温露出的半个侧脸,好半晌,起身抬手道:“告退。”
“坐吧。”
“其他人?谁?”皇甫坚长咬着林檎问道。
张温放下书,脸上多了一丝凝色,道:“董卓怕是忍不住了。”
张温轻叹一声,道:“有些感慨罢了。当年的一念之差,居然造成今天这个结果。”
董卓刚要说话,贾诩忽然又道:“董公,我想见一见张公……”
但曹操的‘声名’却是如雷贯耳,此人一面嫉恶如仇,杀伐果断;另一面又放荡不羁,纵性好色。
张温抬头,看向贾诩离开的方向,道:“难说。这贾诩的话多半是试探或者误导,未必不会真的打回西凉。”
皇甫坚长眨了眨眼,心说,我与我爹不熟。
皇甫坚长却不在意,道:“我爹经常说,时也命也,半点不由人。不过,张公伱就真的没有对付董卓的一点办法?”
贾诩捏着衣角的手指微顿,也跟着沉默起来。
贾诩一走,扮作侍卫的皇甫坚长一屁股坐在张温对面,神情古怪的道:“张公,这贾诩要干什么?”
贾诩一身白衣,漫步而入。
似乎觉得说的不够,又道:“南方各州,就是打沉了,朝廷都不会管。”
张温再次看书,语气越发的寡淡,道:“我能说的就这么多,告诉董卓,尽快给我一个答复,我还得去吊唁陶谦。”
皇甫坚长还没有什么清晰的认知,但从张温凝肃的语气中,也察觉到了不同寻常。
贾诩从容自如,道:“如果都是障眼法吗?”
张温看着他,道:“你父亲没有与你说过?”
皇甫坚长顿时明白那种可怕后果,连连摇头的道:“张公说的是,还是且看看吧。”
“也有可能绕道。”
贾诩道:“如果朝廷不同意,董公便会打回并州去。”
陶谦,董卓,孙坚,都曾是张温的部下。
贾诩微笑,道:“董公不北上。”
贾诩笑容更多,道:“如果朝廷真有这个魄力,何必要拖延三四年之久?”
董卓看着李儒与贾诩,又看向牛辅,郭汜,华雄等人,犹豫着道:“那,先这样,文儒说服那吕布,文和去见张公,其他的,暂且不动?”
贾诩走了。
张温虽说在品行上颇受争议,到底是皇甫嵩一个时代的牛人,皇甫坚长还是十分敬重的。
董卓脸角如铁,双眼瞪圆,目光看向贾诩。
皇甫坚长打开,发现是六个名字,有几个还特别熟悉,顿时欣喜的抬手道:“我就说张温不会白跑这一趟!”
但几年之后,曹操的声名大变,从士人不屑的‘无能之徒’转为‘奸邪之辈’,令朝野忌惮甚深。
董卓见没了异议,笑呵呵的说起了其他事情。
如果朝廷不肯退让半分,那董卓不论是东进还是南下,都会引来朝廷的强力打击。
不等贾诩说完,李儒便抢话道:“董公,属下有办法说服董卓来投!”
“让他进来吧。”不等禁卫阻拦,门内传来张温平淡的声音。
张温有些意外了,转过头看着贾诩,道:“凭什么?”
进门便看到张温坐在小桌前,桌上有茶,手里有书,显得十分从容自如。
贾诩笑容不变,道:“沛国等地虽要塞不多,但拖延半年以上还是轻轻松松,朝廷有多少钱粮,支撑十多万大军半年?”
“等也是死,不如搏一搏。”贾诩道。
贾诩话还没出口,张温便道,而后目不离书,伸手拿起茶杯,轻轻喝了口茶。
“荆州牧。”
“朝廷不管。”张温立即接话。
张温神情肃色了几分,道:“不论是袁术,董卓亦或者孙坚之流,不过是徒有野心,却无能力。但曹操不一样,身在朝廷,又有足够的能力,将来生出异心,覆汉者,必此人!”
“我好多年没回洛阳了。”皇甫坚长面不改色的扯谎。
贾诩一直在观察着张温,见这老太尉一点破绽不露,不由得暗自凝神,不敢大意,道:“董公不是袁术,若是董公出手,南方无人是他的对手。”
依照贾诩的想法,应当是占据足够的地盘,坐观风云变化,等待时机,而不是冲入自古便是兵家必争